這個夏天,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之旅
“我們謹此承諾,將會全力以赴傳遞自然保護的訊息,并且身體力行,作為中國年輕新一代,為建設綠色祖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努力?!?/p>
8月22日,在30位來自北京的環衛子女整齊有力的宣誓聲中,“生物多樣 擁抱可持續美好未來”——華夏銀行2022年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正式啟動。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周末報社、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的有關領導作為嘉賓出席開營儀式并致辭。
你好,我的生物朋友
2021年的春天,一群野象的兀自漫游,拉開了世界范圍內人們關于生物保護的廣泛討論。
一群北上的野象“短鼻家族”,從普洱到紅河,從隱蔽的森林走向農田、村莊,走向繁華都市,它們像是闖進樂園的小孩,迫不及待在人類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跡。一批批追象人、觀察者與象同行,但人們清楚,自己對大象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如今,象群兜兜轉轉回到普洱,但人象和諧共處的探索還在繼續。
在剛剛過去的七月,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這也意味著長江特有的擁有1.5億年歷史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消息一出,令人驚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條魚,而是一個物種和生態的代表。
江海洄游、森林漫步。近年來,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事件受到公眾越來越多的關注,生物多樣性成為當今時代主題之一。然而人們對于自己周遭所處的環境、對于身邊的“生物朋友”卻知之甚少。
點擊觀看“生物多樣性認知”街訪調查視頻
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構成千姿百態的地球生態,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v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不斷被探尋和追問的過程和命題。如今公眾愈加清楚地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項事關所有國家乃至全人類的終生事業。
2021年10月,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大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通過了“昆明宣言”,推動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目標、明確路徑,釋放出全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信號,也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愈加清晰。
生物多樣性是構建可持續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夏天,華夏銀行2022年環衛子女成長計劃也將目光聚焦于這一熱點話題,意在引導兒童關注生物多樣性,踐行生態保護,在可持續發展實踐中擁抱美好未來。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保護生物多樣性未來的接力棒如今傳遞到少年兒童一代。少年兒童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參與者,是綠水青山的見證者,更是可持續美好未來的探索者和締造者。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狀態,認識和學習生物多樣性,喚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生態環保意識,才能幫助他們全面成長,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構筑美好藍圖。
生物保護的啟蒙之旅
好奇是認識自然的開端,我們和數百萬個物種擁有同一座家園。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孩子們會有怎樣的視角?
7月末,主辦方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進行“生物多樣 擁抱可持續美好未來”華夏銀行2022年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訓練營招募,讓孩子們面對鏡頭介紹自己的生物朋友并談談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
“地球上的每一種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存在的意義,請不要傷害他們?!?/p>
這是10歲的學員姜珊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在視頻里,她還親切地介紹自己的兩個小伙伴Miya和小咪——這兩只小貓是陪伴她長大的玩伴,也讓她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面對“什么是生物多樣性”這樣的開放性話題,這群十來歲的孩子們或許并沒有十分專業和成熟的理解,但卻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從成人所沒有的獨特視角進行表達,那些妙趣橫生的看法,充滿了他們對生活的觀察以及對世界的熱愛。
他們的生物朋友各不相同,有的是頭頂上有細散鱗片的烏龜,有的是眼睛黑黝黝的小狗,這些奇妙朋友善解人意、性情溫和。孩子們對動物、對大自然總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在與生物朋友的相處中學會理解、保護,和對世界充滿善意。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夏令營采用線上連線的活動形式,通過遠程直播互動體驗,帶領學員們走進之前未曾了解的新世界,云上觀察不同物種,透過屏幕感受五彩斑斕的生物世界。讓疫情之下的孩子們重拾與自然之間的連結,建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課堂之上,孩子們可以暢游在海洋世界里,通過對潮間帶的觀察,探尋潮間帶生態系統中豐富的海洋生物;在婆羅洲熱帶雨林中了解大猩猩的生活習性,感受地球之肺的呼吸脈搏;通過連線在法國參加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會的環保行動者,幫助孩子們以全球性視野感知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了解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8月24日,一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將在南方周末官方微博上線。連線印度野生動物保護攝影學會會長Mukesh Yadav,一起走進印度科比特國家公園,身臨其境地追蹤老虎,沉浸式感受孟加拉虎狂野桀驁的生命力和原始叢林的復雜多樣。
課堂之外,還將進行為期一周的“家門口的自然觀察與記錄”,讓孩子們走進身邊的社區和城市綠地、自然生態園林,通過對周圍不同生物的觀察,親身體會生物多樣性之美,并親手制作一份專屬自然筆記,把家門口的“大自然”分享給更多人,組合繪制成一幅城市綠色生活地圖。
從認識身邊的生物朋友出發,逐步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深化生物多樣性認識,本次暑期訓練營將為環衛子女們開啟一段生物保護的啟蒙之旅。
共探可持續之美
每一個公益項目都有一個美好的起源。
2014年,華夏銀行與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攜手成立了“華夏銀行助力環衛工子女成長公益基金”,同步啟動了“環衛子女成長計劃”,幫扶北京地區條件困難的一線環衛家庭,助力貧困環衛子女上學。截至目前,華夏銀行已累計捐贈超1000萬元。
多年來,華夏銀行“環衛子女成長計劃”聚焦“環衛子女成長”和“搭建能力提升平臺”兩大主題,倡導并致力于充分利用社會公共資源,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過去的八年間,華夏銀行“環衛子女成長計劃”帶領著一批又一批的環衛子女們,沐浴在美學、科技、環保、體育等領域。從國家大劇院到故宮再到中國美術館、中國科技館、北京冬奧組委所在地“首鋼園”,從表演到繪畫到攝影再到滑冰,他們專注、認真、努力向上,積極地向世界宣告少年們的熱愛、勇氣與堅持,用超乎想象的成長速度放飛夢想,也更勇敢地承擔著未來的責任。一顆顆關于美好未來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蘊藏無限生機與力量。
觀看視頻了解華夏銀行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活動成果
從環衛到環保,從環保到可持續發展,隨著公益理念的不斷升級,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從自信到自強,領悟到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用心擁抱可持續的美好未來?!翱沙掷m 更美好”是華夏銀行在新的五年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全新品牌口號。2022年,正值華夏銀行成立30周年,作為國內踐行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華夏銀行將繼續探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每個孩子都擁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他們眼中的生物多樣性構筑成怎樣的圖景?他們親手記錄下這座城市的“大自然”,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今年夏天,讓我們一起期待,一起走進身邊的大自然,走進生物多樣性。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