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汶川的第一個“年”
0點,新年的鐘聲終于敲響。災區的上空爆竹聲聲,彩色的焰火映透了整個天空。身處映秀的人們此時突然發現風停了,很快,在五光十色的焰火中,雪花飄了下來。
責任編輯:李楠 實習生 濮方竹
除夕當夜。時間尚未及凌晨,地震災區——曾經的震中映秀鎮——已經焰火滿天。人們三三兩兩走出門外,觀賞這往年從未有過的盛大慶典。碩大的焰火彈幕不間斷地鋪滿天際,喜慶的炮竹聲接管了天地間所有聲音,農歷新年的氣氛被完美地營造。曾經長久籠罩在此處的惆悵與悲傷,在某一刻也終讓位于喜慶與祥和。人們長久駐足,不愿錯過任何奇異的美景。這是震后首個新春佳節,悲喜交錯中,時間越過子夜,終告別戊子年。
就在數個小時前,楊家在映秀的災民安置點的戶外擺起了長桌,全家四十余口人全都坐在條案的兩側,這略顯高調的團圓飯著實于此處顯得另類,這與其說為了慶祝新年不如說為了慶祝全家人的好運——他們是附近惟一沒有人傷亡的家族,這早已成了此地人盡皆知的奇跡。
事實上,絕大多數家庭無法像楊家一樣開懷暢笑,親人的離去讓此處千百家庭愁腸百轉,一些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隕落更令旁者心痛悲愴。在災區,更多會發生的情形是,人們在年夜飯之前為過世的至親焚燒香燭,而后則在某個角落為親人擺上一副碗筷,一些家庭擺滿了親人的照片。
略顯郁郁的氣氛中,春節晚會仍舊是無可替代的。在一些安置區,有公共的電視供人觀看,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節日的氣氛。電視上的喜劇演員們的表演不停地刺激觀者的神經,但笑聲在這里往往無法持久。
綿陽市郊永興板房區安置著北川縣城的大量幸存者,而眾所周知這座縣城是整個地震中最為慘烈的一處所在,直至除夕當天,此處的氣氛仍然會流露出絲絲慘淡。“我不過年了,我賣水果給那些愿意過年的人。”街角賣水果的何蓉說自己無法融入到新年的氣氛里去,而至今她仍不時提起“那天”的事:“跑在我前面的沒出來,跑在我后面的也沒出來……”
大年廿九,距離何蓉的街角水果攤不遠,文孝惠獨自一人坐在昏暗的房間中,巡視著自己從跳蚤市場里淘來的全部家當,而除了置辦一身新衣服外,她想不出還能做什么,她說自己對怎么過這個年感到迷茫。時不時,她會拿起一件尚未完工的毛衣仔細打量,地震之時正因在戶外打毛衣而幸存的她失去了大部分的親人,“這毛衣我打不下去了。”她說。
面對新春佳節,更有人選擇了離開。擂鼓小學校長熊庭筠租了一輛車,帶著一眾親友到幾十公里外的綿陽女兒家暫住。這位失去了在北川中學讀書的兒子的父親至今無法排解喪子之痛,他不愿意過這個春節,寧愿跑到遠處的綿陽和朋友打麻將。熊庭筠并不是個軟弱的人,這位校長在大年廿八當天還在組織同事們吃飯,而吃飯的主要目的是提醒他的同事們振作起來,“我跟他們說了,大家一起互相監督,都要活下來,再苦,一個也不能少。”他幾乎每周組織一次這樣的聚會,而春節則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一道坎。
除夕當天,在永興板房區,春節期間的氣氛平靜如常。只有高音喇叭定時反復提醒著人們:政府派來了心理專家,在過年期間如果需要可以隨時找專家傾訴。雖然主動希望傾訴的人少之又少,但這樣的舉措本身已經讓很多人感到寬慰,預計中的春節自殺潮仍然沒有惡化的跡象,這讓每個人都松了口氣。
午夜時分,隨著趙本山喜劇小品的出現,春節晚會到達了高潮。災民胡全力一家也被喜劇的氣氛所感染,一直揮之不去的愁云也因全家人的歡笑而逐漸消散。這個曾經的十口之家如今成了七口之家,失去妻子的胡全力說自己根本不敢探究坐在對面的父母內心的感受,他怕自己說錯什么。而當電視里小沈陽說到“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時,本來已經熱絡起來的一家突然安靜下來。悲傷的沉默。胡全力趕緊提議大家舉杯,“喝完這杯咱們出去看煙花吧。”這提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響應,除了胡全力的父母。
0點,新年的鐘聲終于敲響。災區的上空爆竹聲聲,人們紛紛走出屋外,觀賞這盛況空前的奇景,彩色的焰火映透了整個天空。身處映秀的人們此時突然發現風停了,很快,在五光十色的焰火中,雪花飄了下來。
新年伊始,震中映秀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汶川的第一個“年”
年輕的女孩子們除夕之夜一起在擂鼓鎮的KTV里唱歌。
開發廊的陳秀蘭利用空閑為兒子理發,讓他干干凈凈地過新年。
擂鼓鎮,江雨寒在父親花了800元買的遙控車上玩得不肯下來。
映秀鎮,大年三十晚上,孩子們點燃了璀璨的煙花,迎接新春的到來。
映秀鎮最幸運的楊家,無一人在地震中傷亡,年三十的團圓飯吃得格外熱鬧。
擂鼓鎮的板房區,臺球館的生意慢慢興旺起來。
一位北川災民春節前夕到北川縣城舊址拜祭死去的親人。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