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寫故事的牛人,又聚齊了
前段時間,一個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視頻刷屏網絡。千萬雙眼睛為之濕潤,千萬顆心靈為之震撼。
這是一個關于66歲農村單身殘疾老人的苦難故事,“二舅”的經歷,重疊了無數個普通人的身影,也交織了多重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痛。
其實我們身邊不乏“二舅們”,只不過沒有人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他們的一生中發生過不少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卻從不曾被“看見”。
“到底誰會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誰的生命會被記錄?”剛進入媒體工作的郭玉潔,在《逝者》欄目中寫離世者的故事時,常思考這個問題。
十數年過去了,從普通記者到《單向街》主編,再到“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一路摸索,找到了答案:
“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成功者——擁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長久地沉默,就此被遺忘?!?/strong>
郭玉潔在演講
現實的確如此,當流量成為平臺存亡的關鍵,自帶粉絲效應的名人是大家爭相記錄的對象。
在“功利寫作”之下,普通人的故事似乎是他們不輕易觸碰的“冷門”話題。
當普通人的故事不再被記錄,遺忘就無可避免地發生。正如資深媒體人周逵所說:
我們庸庸碌碌度過一生,卻可能對自己的人生一無所知……如果這些故事不被記錄,就會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離開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這是多么令人遺憾而痛心的事。
但郭玉潔卻選擇逆流而上,她放棄更有10w+潛力的名人故事,轉而記錄那些被有意或無意遺忘了的人:為下崗女工辦學校的老人、背井離鄉的抗戰老兵、幼時在饑荒中求生的母親……
這些都是她覺得必須要講述、而無人講述的故事。除此之外的題材,無論多熱門、多有流量,都難以吸引她。在她看來,如果只是單一地書寫成功者的故事,有的人就失去了尊嚴。
“為了抵御這種單一,我們應該學習講故事。長久地凝視現實,讓被遺忘的復活,賦予普通人尊嚴?!?/strong>郭玉潔如是說。
為了對抗遺忘,一大批優秀的媒體人,開始記錄身邊的普通故事:
楊瀟在《我是廠礦子弟,我們燈光球場見》一文中發起“廠礦敘事計劃”,試圖拼湊出童年記憶中的廠礦景象;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衛毅在《尋找桃花源》一書中記錄故鄉的點滴......
時代或許慣寫成功者的故事,但在我們自己的世界里,家鄉、童年、父親、母親,都是值得留下的痕跡。唯有記錄這一切,我們才不會忘記,我們是如何從過去,走到現在。
但要記錄好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并非易事,因為他們的故事可能冗長,他們的講述可能無聊,正如郭玉潔所說,“寫普通人的故事,需要更高超的寫作技巧?!?/span>
如何挖掘一個故事最核心的價值?
怎樣才能讓受訪者知無不言?
怎么持續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讓他沉浸在精彩的講述中?
為探尋這背后的秘密,我們在去年邀請了7位非虛構寫作行業專家,推出《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故事寫作的秘密》。
導師均來自《南方周末》《冰點周刊》《人物》等頂尖非虛構寫作團隊。
他們從故事選題、結構思維、采訪挖掘、文本呈現、真實與真實感等7個方面入手,講述了不同“派系”的故事寫作秘密。
很多錯過營期的讀者反復詢問,課程是否會在今年復推。為此,我們聯合7位導師,重開寫作訓練營第二季(第3期)。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谷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最后1天!」
現在下單僅需399元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報名訓練營
01
如何把一個想法寫成故事?
前些年我曾經采訪過一位省長,他愛看小說,因為小說讓他經歷現實中他無法經歷的世界。
非虛構寫作同樣如此,有時能帶讀者去看、去體驗他無法經歷的世界;而有時則能讓讀者從他原以為熟悉的生活中,看出新鮮陌生的經驗。而且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著的。
我在媒體工作的那段時間里,忙著去追逐一個又一個領域里的故事。好像大洋上的航海者,為這里一塊礁石、那里一片淺灘驚嘆,接著又奔往下一個海島。
而現在,我好像變成了一個潛水者,就在某一小片海域里,鉆下去,甚至只是觀察某一株海草。同樣壯觀奇妙!從一株海草身上也能感受到地球的脈動。
在我看來,這大概就是尋找好故事的兩大維度吧。
——包麗敏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
前《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
02
如何搭建結構,讓你的寫作事半功倍?
2009年年末,我為了寫一篇關于“蟻族”的特稿,在北京西北郊的唐家嶺住了10天。10天以后,我開始寫稿,但材料太雜,還不聽使喚,四處亂竄。
我用幾天時間憋出了稿子,文章不壞,但遠非佳作。
后來回想,經過唐家嶺的公交車一共有六路,其中一路是365路,一年365天,365路是個不錯的隱喻。我完全可以以年為單位,通過采訪獲知這里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故事。
又或者以拆遷為結尾,從最終一切都要拆掉的這一點來結構文章,在前面不斷埋下拆遷或者與暫居、臨時感有關的伏筆,提高文章的魔幻現實主義質地。
但當時的我沒有這么處理。從那以后,只要寫超過5000字的文章,不琢磨清楚結構我就不會動筆。
——楊瀟
前《時尚先生》副主編
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級主筆
03
怎樣采訪讓人知無不言?
剛開始寫特稿,去河北采訪一個身高1米2的鄉村代課教師。他幾乎給我講了每一段經歷,講到哭了三次。
我自以為采訪成功,回北京寫完初稿接到編輯電話:你知道他是怎樣寫板書的嗎?你知道站在一起時學生到他哪里嗎?他教過的學生后來去做什么?你有沒有試著蹲下來體驗1米2的世界是怎樣的?
編輯的問題我一個也答不上來。
從那之后,我開始明白,采訪不是單向度的,它的本質是溝通。采到這個人是第一步,走近這個人是第二步,真正理解他才是我們最終要抵達的。
怎樣理解一個人,往往取決于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最大的感同身受也只能是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在這行十多年,越來越相信,采訪技巧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能讓你在這一行做下去的,更重要的是判斷力,以及對世界保持好奇心。
——王晶晶
搜狐極晝工作室主編
前《人物》雜志主筆、編輯總監
04
怎樣用精致文本講述精彩故事?
在《白銀往事》中,我這樣寫道:“高軍偉起得晚,頭一天夜里,他把電視劇《大宋提刑官》最后幾集看了。這幾集講的是明泉寺后山發現死尸,是錦玉班的女旦小桃紅,宋慈驗尸后,幾經周折,找出了真兇?!未冗€是厲害,那時候還沒有DNA技術呢?!哕妭プ谧雷忧?,抽著‘蘭州’?!?/p>
這里面出現了熟悉兇手的鄰居看《大宋提刑官》的場景,這個場景很文學化,很戲劇化,甚至與實際案情形成了某種“互文”,讓讀者閱讀此段時如同看電影一樣,但這些都是采訪獲知的完全真實的情況。
好作家都是善于營造氛圍的,在這方面,我們要多向那些虛構作品學習。
——衛毅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
05
怎樣寫得準確,用真實打動世界?
在媒體工作得越久,就越清晰地意識到,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成功者——擁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長久地沉默,就此被遺忘。為了抵御這種單一,我們應該學習講故事。長久地凝視現實,讓被遺忘的復活,賦予普通人尊嚴,以配得上豐富、變幻的中國。
好的故事是鮮活的,輕盈的,角度巧妙,行文迅速。同時,好的故事又是重的,毫不猶豫地撞擊現實,進入混沌無名的生活,在混沌中,雕塑出一個形狀。這個形狀,是金子一樣的生活的內核,是我們所說的“真實”。
輕如飛鳥,重如金,這種輕與重的結合,是最理想的文風。
——郭玉潔
“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
前《生活》《單向街》主編
06
真實故事的生產和傳播
作為一個深度內容生產者,要強迫自己去了解歷史,尤其是最近半個世紀的歷史。
特稿《海底來的人:中國初代模特隊傳奇》,講的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批模特隊怎么建立起來的故事。
這群當時受到美與自由召喚的年輕人,憑勇氣沖破特殊年代的各種枷鎖,有的人為此與家庭決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其實也就是40年前的事情,并沒有多遙遠。
了解歷史的重要性在于,我們明白今天的坐標和所處的位置,對于各種撕裂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不至于口出妄言。
——王波
前騰訊新聞谷雨工作室負責人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
前《博客天下》主編
07
視頻化時代,如何理解故事寫作?
曾經,我跑遍深圳這座城市,因為我相信,當停電不期而至,當光明驟然消逝,這座城市的平凡人生,反而會像螢火蟲一般浮現。
我也曾和伙伴們,穿越阿富汗的戰火地帶,用三維投影重現了曾屹立千年的巴米揚大佛。因為我也相信,光影照亮的不止大佛,而是這片土地的往昔榮耀和今日悲苦。
文字是視頻化時代的“投影”,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清事物的輪廓。文字也是幫助我們傳遞信息的“琥珀”,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包裹并呈現優質的信息。
在這個文字、圖片、視頻等媒介飛速變化的世界,在這個傳播方式快速更迭、海量信息洶涌泛濫的時代,冷靜下來,更關注萬物的本質,更懂得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或許更為重要。
——范承剛
《侶行》系列紀錄片總策劃
前《南方周末》特稿記者
這是一個表達欲望甚于傾聽欲望的年代,如何講好故事成為了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
早在2019年,我們就曾邀請南香紅、雷磊、杜強等媒體人開設《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一季: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一經推出,廣受好評。還有不少優秀學員結營后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
《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故事寫作的秘密》則是第一季訓練營的進階課程。課程內容較第一季全新升級,涵蓋全新知識點,帶你用進階視角,搭建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
兩年來,已有5000+名學員體驗了第二季第1、2期課程。結課之后,不少學員表示受益匪淺,紛紛在群里表白老師們,“干貨超多,一節課相當于別的課程里的4-5節課”,“物超所值,老師們課講得好,作業也改得特別認真”,“真是太幸運,能跟這些好老師學寫作”,“每次聽課都有拍大腿叫好的收獲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其中還有一位學員,將近70歲還在寫作,他熱愛非虛構寫作,立志成為一個暢銷書作家,要一直寫,寫到寫不動為止。然而即使當記者多年,他仍覺得自己的寫作沒有真正開竅,寫不出韻味。直到在南周寫作訓練營學習了“故事寫作的秘密”,終于找到了非虛構寫作的訣竅,并在三年時間出版三本書。
現在,我們邀請你加入第二季第3期,一起探尋故事寫作的秘密!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谷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最后1天!」
現在下單僅需399元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報名訓練營
持續迭代,全新升級
第二季寫作實戰訓練營,在正課、社群、答疑、作業批改、預習資料等內容服務的基礎上,持續迭代、全新升級,為你傾心講述故事寫作的秘密。
那么相比第一季,我們有哪些升級呢?
網羅中文媒體優質故事匠人
帶你用國際視野,俯瞰故事寫作的秘密
第一季寫作實戰訓練營,我們邀請了《南方周末》的老師傅們。
第二季訓練營,我們擴大范圍,網羅了全國的優秀記者、主編。
他們來自《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人物》、正午故事、搜狐極晝工作室等國內一流的特稿團隊。
你將從全新的講師團隊中,學到不同“派系”的故事寫作技巧,而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秘笈,比如:
1.用“冷”視角寫“熱”事件的“冰點系”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擅長從在“熱”事件中找“冷”視角,從被時代屏蔽的人和事中,挖掘超越叢林法則的價值觀。
前《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副主編包麗敏深諳這套寫作秘籍,16年過去了,她的特稿《無聲的世界杯》中,農民工邊看無聲的大屏幕、邊聽收音機轉播的畫面,依然有著蓬勃的生命力。
新聞是易碎品,但包麗敏會教你如何找到能對抗時間的好故事。
2.用“外國視角”寫中國故事的“國際流”
“和國內非虛構寫作相比,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把結構、視角、懸念、敘事等寫作要素拆分得特別細,雖然是英文寫作,但對中文寫作也挺有幫助?!?/span>
楊瀟從2010年起開始把跨國采訪、徒步漫游和非虛構寫作結合起來,嘗試一種融合時事、地理、人文歷史、與學術研究的敘事文體。
他在寫作《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時,便將歷史研究與旅行文學相結合,以地理寫歷史,以空間寫時間,形成一種“時空并置”的敘述特色。
楊瀟講師將在課程中講述他的獨到寫作方法,他將陪你用國際視角解構中國故事。
3.用常人故事對抗單一價值觀的“真實派”
從為下崗女工辦學校的老人到偶遇的抗戰老兵,正午故事聯合創始人郭玉潔,堅持挖掘那些必須講述,而無人講述的故事。
“我們的生活就意味著遺忘,藝術創作,或者說文學,或者是寫作,就是留住這些記憶,恢復這些被遺忘的名字?!惫駶崟棠闳绾瓮黄迫粘I钣钩5谋砻?,發現普通人多個真實的側面。
除此之外,這次帶來不同派系獨門秘籍的還有: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編衛毅、搜狐極晝工作室主編王晶晶、前騰訊谷雨工作室負責人王波、前《南方周末》特稿記者范承剛……
我們希望在這里,讓你一站學到全國優質媒體、國際一流學府的非虛構寫作技巧,掌握故事寫作的秘密!
升級課程內容,涵蓋全新知識點
帶你用進階視角,搭建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
第一季寫作實戰訓練營,我們邀請了《南方周末》的老師傅們。
第二季呈現全新的課程內容,不止講述故事寫作的實操技術,更從原理層面為你剖析故事寫作的底層邏輯,為你提供進階方法論:
如何把一個想法寫成一個故事?
講師包麗敏將帶你練就發現好故事的眼光,并用5個方法深度挖掘故事的主題。
如何搭建結構,讓你的寫作事半功倍?
講師楊瀟將給你帶來哈佛大學的寫作方法,教你如何避免寫作的“平”和“亂”,從思維到技巧,帶你搭建一個令人欲罷不能的結構。
怎樣采訪讓人知無不言?
講師王晶晶從業十數年,有豐富的采訪經驗。她將教你如何讓受訪者敞開心扉,把故事聊出來,并在采訪中觸碰核心問題,抵達故事的深處
怎樣用精致文本講述精彩故事?
講師衛毅將幫助你用多層次的文本和風格化的表達,寫出更有文學性、更具人性光輝的文字。
怎樣寫得準確,用真實打動世界?
講師郭玉潔將教你理解非虛構寫作的邊界,在平淡中寫出深刻,進而寫得準確、動人。
課程濃縮講師10年+寫作經驗,涵蓋60+優質故事寫作案例拆解。
5節講師正課,每節約70-90分鐘;2節嘉賓課,每節約30分鐘。
更有講師音/視頻直播答疑、代表性作業批改,長達1月+深度寫作訓練。
PPT講解視頻錄播,
高效掌握故事寫作技巧
課程形式為PPT講解視頻錄播
邏輯拆解可視化+知識點細化+全程字幕呈現
讓你的學習更高效
故事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在自媒體寫作中,占據用戶心智的是會講故事的那波人;
在職場中,升職加薪快的是會用故事匯報工作成果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受歡迎的是會用故事溝通的人……
而你,如果也想知道故事寫作的秘訣,那么我們誠摯地邀請你,傾聽一線寫作者的故事,掌握故事寫作的技能。
7位國內一線特稿記者、主編、非虛構作家
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作品作者、
騰訊谷雨獎評委
導師答疑+社群服務+代表性作業點評
9月9日正式開營
原價499元
「早鳥價最后1天!」
現在下單僅需399元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報名訓練營
超值福利
1.陪伴式學習社群,定期學習提醒
學員可在學習社群中與寫作同好交流切磋。助教將在課程各時間節點提醒你課程上新、提交作業。
購課后,請務必在課程頁面添加班主任微信,備注【寫作課第二季第3期學員】,發送訂單截圖,班主任將在開營前邀你進入【學習群】(社群周期截止至2022年10月30日)。
2.學習資料包,高效輔助獲取課程干貨
每節正課上架前,【學習群】將提前發放預習資料;
每節正課上架時, 【學習群】將發放講義PPT、思維導圖。
資料包網盤鏈接將同時持續更新。
3.代表性作業批改
正課期間將布置兩次作業,每位提交作業的學員將至少得到一次作業批改機會,講師將挑選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點評,其他符合要求的作業將由南周助教團隊批改。
4.寫手孵化通道
學員結課后可提交一篇長篇作品,優秀作品將有機會刊登在南方周末App、公眾號“谷雨實驗室”、“真實故事計劃”、“故事硬核”上。
第二季第1、2期學員發表的作品,
在“真實故事計劃”獲得10萬+閱讀
5.購課即可享受后續課程優惠福利
凡購買【南方周末寫作訓練營第二季第3期】的學員,均可享受南周書院后續購課折扣福利。關注“南周書院”公眾號,獲取后續新課上架及優惠信息。
【第二季第3期南周寫作訓練營亮點】
訓練營課程安排
點擊放大查看課程表
常見疑問
1、 南方周末寫作實戰訓練營第二季內容和第一季相同嗎?
第二季課程內容全新,邀請講師全新,更加側重故事寫作底層邏輯的建構,也可視為第一季的進階版本。
我們期待第一季學員在第二季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大進步。
2、 沒有上過第一季課程,是否可報名第二季課程?
兩季課程內容相對獨立,新學員也可單獨學習第二季課程。
原價499元
「早鳥價最后1天!」
現在下單僅需399元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報名訓練營
適合人群
1.時刻與文字打交道的內容從業者
講故事是媒體人與自媒體從業者的基礎能力,課程將帶你深入了解中國式特稿寫作秘訣
2.想打牢寫作基礎的學生、想提升寫作表達能力的職場人
無論考試還是職場,寫作是核心技能,故事是打動人心的最好方式
3.想寫出好文章,建立個人品牌的寫作愛好者
跟隨已經寫出名篇佳作的講師學習,提升寫作技能的實用手段
備注: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一經購買成功可反復回聽,但無法退訂、轉讓,敬請理解。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