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370條款”三年后 印控克什米爾“恐懼重現”
印控克區的武裝組織大體上分為三類,分別是當地由于宗教訴求或自治訴求形成的反印度當局的激進組織、由外國勢力支持的反印度的武裝組織和跨國恐怖組織(如“伊斯蘭國”、“基地”組織)旗下的或受其意識形態影響的武裝勢力。
如果印巴沖突是克什米爾安全形勢惡化的歷史根源,那么“370條款”事件則是不可忽視的現實因素。
薩希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前印控克區中,很多當地人為恐怖分子工作。他們之中大多數為年輕人,混跡于平民之中,被稱為“混合恐怖分子”。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1年12月30日,當地發生槍戰,造成三名激進分子被打死,三名印度警察和一名印度準軍事士兵受傷。
2022年8月15日,是印度獨立日。薩希爾·緹可第二次回到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夏季首府斯利那加。
作為一個從小顛沛流離、在難民營長大的印度教徒,能回到故鄉慶祝印度獨立日,是件“難以置信的事”。
與2021年相比,薩希爾心情卻更沉重?!斑@個獨立日,印度政府應該豎立一面印度國旗,以紀念查謨和克什米爾警察局的犧牲者們?!彼谏缃黄脚_上發文哀悼。
據印度警方披露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至少有11名印控克區的警察被武裝分子槍殺,針對平民和警察的襲擊呈上升趨勢。一名匿名警察受訪時稱:“我們必須回家,從市場買蔬菜,把孩子送到學校。(對于武裝分子來說)我們是軟目標?!?/p>
自2019年8月印度政府廢除憲法“370條款”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失去了自治“特權”。在印度政府高壓管控和經濟幫扶的“組合拳”下,大規模的武裝叛亂并未發生。
但怒火并沒有消失。
“相較于上世紀90年代的高峰期,目前該地區的安全形勢已大為好轉,呈現‘小規模、高頻率’特點?!睆偷┐髮W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近年來,印度莫迪政府采取多種措施,希望增強該地對印度的國家認同,這可能引起恐襲活動的“短期反彈”。
“恐懼重現”
2022年7月12日晚,斯利那加郊區一所檢查站遇襲。正在巡邏的56歲助理副督察穆什塔克·艾哈邁德(Mushtaq Ahmad)和兩名下屬遭遇槍擊。艾哈邁德當場身亡,兩名警員受傷。
據警方披露,這是自2022年1月以來,在印控克什米爾被武裝分子槍殺的第11名邦警察。2022年年5月,警察古拉姆·哈桑(Ghulam Hassan)在斯利那加一處公路附近遇襲。而警察賽義夫拉·卡德里(Saifullah Qadri)在準備送女兒上學時,在家門口被武裝分子槍殺。
面對轄區內不斷發生的警察遇襲案,印控克區警察局長迪爾巴格·辛格憤怒地聲討,“他們殺死平民、警察,然后躲入地下,裝作若無其事?!彼Q其為“一種不露面的恐怖主義”。
頻發的恐襲案,讓薩希爾記憶中的恐懼重新襲來。
“這是有人精心策劃的恐怖主義行為?!彼嬖V南方周末記者,恐怖分子沒有明確的襲擊對象,受害者有“安全部隊士兵、政府雇員、政治家、平民”?!白罱麄儦⒑α艘粋€無辜的女孩,以及一個和父親騎自行車的孩子?!彼_希爾說。
在薩希爾的記憶中,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類似的襲擊時有發生,“恐怖分子們一直試圖通過不同的方式破壞和平”。
薩希爾和他的族人們有一個專屬名字——潘迪特人。這個族群特指居住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婆羅門教徒。他們本是該地區的原住民,不少人是精英統治階層。但相較于人口占比更大的穆斯林民眾,他們則是“少數派”。
20世紀90年代激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