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背影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方迎忠 鄭潔
夜空中的電線與波波球(姜曉明/圖)
傍晚的河流(姜曉明/圖)
街頭的流浪狗(姜曉明/圖)
圍場縣城夾在兩山之間,伊遜河從城中流過。這樣的地形像個縮小版的蘭州。兩側山腳下,東邊是111國道,西邊是承圍高速。
我住的酒店緊鄰國道。半掛式貨車呼嘯而過,喇叭聲撕心裂肺,仿佛每個貨車司機都在借助按喇叭排憂解怒。
桃李街通往鬧市。道路兩側停滿了車,其中幾輛是風擋破碎的報廢車,它們有的逆向停著,有的騎在路肩上。狹窄的人行道鋪著水泥預制板,下面是干涸的排水溝——走在上面發出空空的響聲。
快到街角廣場時,我遠遠地看見昨晚的那個男人。他也看見了我,并向我走來。我拉低帽檐,假裝沒看見他。我們即將相遇時,他突然止住腳步,好像意識到我在有意回避他。
昨晚,我在附近閑逛。偶爾拿起相機拍張快照:一個空中飛舞的笑臉購物袋;一個叫“大姐小吃”的飯館招牌;兩個手牽手的女服務員……
“這是啥相機?”一個含混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他矮個子,黑臉盤,絡腮胡,衣著邋遢,像個落魄的藝術家。
“徠卡?!蔽依涞卮?,想敷衍了事。
“徠卡啥型?”他興致盎然。
每次出差外地,我都會帶臺徠卡膠片相機。工作之余,把沉重的數碼單反留在房間,換上徠卡出門轉悠。它小巧低調,不引人注意。不過,即使在一些小地方,還是會偶遇好奇者。
我狐疑地看著他。然后告訴他機型。他兩眼放光,湊近相機,一雙臟手在衣襟上反復擦拭。我把相機換到另一側肩頭。他跟著繞到同側。嘴里不停念叨:“徠卡,德國徠卡……”我抓緊相機背帶,快步前行。
在一家超市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