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自然的距離丨記者手記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艾懷森拍攝作品《馬纓花的羞避》
相關報道詳見《秘境之美:影像中的野生動物保護》
我很少有專門看鳥的經歷,印象中只有兩次。一次去浙江德清出差,等候火車的間隙去了附近的下良渚濕地公園,聽說小島上有朱鹮,欣然登船尋找,只見一群被巨大鐵籠豢養的白鳥,多數安靜地趴在砂礫地面上,我生出“不過如此”的想法。我覺得無論什么鳥被關進籠子,就只剩下顏色和樣貌的差異了。
另一次是在鸛雀樓上,樓頂視野極好,周圍沒有更高的建筑物,能看到遠處的黃河灘。在我倚欄俯瞰時,一道陰影從眼底飛快地沖上來,我連忙后退兩步,才意識到那是一只翅膀大張的鳥。不遠的空中還有一群盤旋的鳥,它落了單,貼著屋檐繞飛。那天我一直看著它,直到日落黃河。建筑是死物,有了一只鳥,才會去想千百年間,有多少只鳥曾在這里逗留。
但我不好奇這是什么鳥,即使知道名字,也懶得去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