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月420家上市公司暴露ESG風險,多家企業連續上榜丨善擇觀察

6-7月共監測ESG風險事件567件,涉及420家上市公司,風險指數達1696.3,其中,50家企業連續兩月發生負面事件。

責任編輯:康華 史諒

“再不加速碳中和,人類命運堪憂啊?!?022年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今年6-7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0.9℃和1℃左右,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在一篇高溫報道下,這條評論獲得了大量點贊。

世界氣象組織認為,受氣候變化影響,未來極端高溫將出現得更頻繁、更強烈。隨之而來的是干旱、暴雨、洪澇、火災頻繁發生,更多人面臨失業、饑餓、疾病甚至死亡威脅。

推進碳中和迫在眉睫,政策端加速發力。6-7月間,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整理12條ESG政策動向,其中9條與“雙碳”目標相關。

圖1:6-7月碳中和相關政策

實現碳中和在經濟社會轉型中的核心地位持續凸顯,能源、農業、建筑、金融等關鍵領域的政策方案進一步細化,從頂層設計層面對各環節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轉型發展要求,抓住碳中和帶來的產業機遇指明方向,強調了部門協同、財政支撐、組織實施等政策保障。

企業需要積極采取行動減緩氣候影響、抓住產業機遇。對于企業如何將碳中和要求融入管理,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發布的全國首本《企業碳中和管理手冊》對相關問題有詳細闡述,這里不再展開。

圖2:《企業碳中和管理手冊》提供的企業碳中和管理框架

ESG風險的負面影響上升,金融業風險水平最高

6-7月,南方周末善擇云平臺共監測ESG風險事件567件,涉及420家上市公司,風險指數達1696.3,其中50家企業連續兩月發生負面事件。7月來看,風險事件的總數量較6月有所下降,但事件的嚴重程度(風險指數)卻有大幅度提升,事件對利益相關方的負面影響加重。

圖3:2022年1-7月上市公司ESG風險走勢

制造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是ESG風險多發的三個行業。制造業ESG風險表現為信息披露違規和產品服務質量安全問題;金融業表現為分支機構信貸業務違規,侵犯消費者權益(主要為亂收費、違規采集/利用個人信息);房地產業風險主要表現為業務下滑持續挑戰公司管理能力,以及持續曝光的產品質量、項目交付延期問題。

圖4:6-7月上市公司ESG風險行業分布情況(部分)

將風險事件、風險指數與行業公司數量進行交叉分析發現,每家公司兩月平均發生風險事件0.07件,平均風險指數為0.19。單個事件風險水平較高的前三行業分別為金融業、批發零售、采礦業。制造業雖發生的風險事件數量較多,但平均風險水平在整體行業中僅排第10;金融業平均發生風險事件0.37件,平均風險指數達到1.05,遠高于其他行業公司表現,說明金融企業的風險事件的負面影響相比其他行業較嚴重。

圖5: 6-7月上市公司ESG風險行業平均風險指數(Top10)

永輝超市因食安問題再居榜首,拼多多第5次現身月度風險榜單Top10

7月,永輝超市因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商洛、撫州門店銷售食品質量不符合要求被市監局點名或罰款,位列7月ESG風險榜榜首。6月,阿里巴巴因為平臺監管不到位,旗下網站(1688)或商超(盒馬)產品和服務質量問題曝光,位列當月ESG風險榜榜首,風險等級達到IV級。拼多多則因產品質量問題、平臺營銷規則爭議在2022年上半年第5次出現在南方周末善擇ESG風險榜單Top10。

永輝超市2021年報披露其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2021年檢測生鮮農產品近百萬批次,合格率99.4%,運行“兩級稽核-兩級自查”機制,主動消除門店食品安全風險。但面對1052家門店,總部制定的完善的食品安全制度無法落地到旗下加盟門店的基礎管理中,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頻發,ESG風險高企。

圖6:6-7月ESG風險多發上市公司及典型事件

經營壓力增大,財報造假問題多發

善擇平臺6-7月共監測到295家上市公司發生治理風險,其中,國有企業93家,民營企業182家,外資/合資企業20家;涉及治理負面事件346件,風險指數874.5。從治理風險暴露領域來看,最突出問題是利潤下滑、爆雷導致的業務連續性問題(占比28%),以及信息披露造假或違規(20%)。

圖7: 6-7月上市公司治理風險分布

財務造假、虛增利潤平均風險指數高達5.71,在治理風險中最高。典型事件是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通過偽造大量客戶和商戶的業務合同等文件,虛增利潤3.81億元。行為曝光后,股價較歷史最高點下跌89%,引發投資者的集體訴訟,該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并共計罰款1540萬元,股票也被冠以“ST”的風險警示。

2020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處罰金額,突破原有60萬元定格處罰規定。在施行新罰款標準后,據證監會公開發布信息統計,2021年至2022年6月,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處罰80家次財報造假,合計罰款9.2億元,其中對公司罰款4.1億元,對個人罰款5.1億元(包括對財務高管罰款0.4億元),體現出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的重拳打擊。

2022年8月,證監會發布2021年度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針對年報審閱中發現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對準則理解和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提出將進一步提示市場主體在執行會計準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引導并督促市場主體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企業需要引以為戒。

污染防治不到位,畜牧企業問題突出

善擇平臺6-7月共監測到43家上市公司暴露環境風險,其中,國有企業21家,民營企業18家,外資/合資企業4家;涉及環境違規事件44件,風險指數91.6。從環境風險暴露領域來看,最突出兩項問題是企業排放有害物超標(占比27%),生產或施工現場不符合環境要求(占比23%)。

圖8: 6-7月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分布

多家畜牧企業出現環境違規,罰款數額較大。衢州華統牧業因超標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未辦理環?!叭瑫r”驗收手續被罰約79.4萬元;武定神農豬業公司養殖區污水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被罰159.3萬元;來賓正邦畜牧公司存在養殖場未經驗收即投產、廢棄獸藥瓶隨意堆放等問題被罰142.91萬元。

畜牧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民生保障高度相關,綠色發展不僅關系生態保護,還與食品安全、鄉村振興密不可分。仍有不少畜牧企業將環??醋鹘洜I的額外負擔,在飼料和禽畜運輸等成本上升時,便放松污染治理和環保投入,偷排、亂排、違規養殖問題反復出現。

農業部最新《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提出了畜牧業減排降碳重點任務,相關約束會持續升級。企業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和技術創新,在各區域嚴格落實環境管理制度,提升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促進畜牧業低碳循環發展,這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路徑。

加強ESG風險管理,制定ESG年度提升項目

隨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被納入社?;鸬脑u價維度,深交所也發布ESG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數,企業的ESG表現愈來愈受資本市場所關注。針對6-7月所發生風險事件、重點行業,對上市公司ESG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公司要嚴守底線思維,正確披露公司運營情況。上市公司不光是要披露正面信息,更應當及時披露公司風險。一時利潤下滑、經營瓶頸不意味著就會失去市場和投資者的信任,但說假話、編故事、做假賬,是對法規和市場原則的無視,挑戰監管底線的行為終會面臨嚴查和追責。

第二,加強ESG風險管理。上市公司不應把暴露的ESG風險僅當作輿情交給公關部門處理,發生環境污染、產品質量問題背后是企業管理存在漏洞,除及時回應之外,還需形成ESG風險管理機制,及時評估和改進公司ESG管理。

第三,制定ESG年度提升項目。ESG指標分散于企業管理、銷售、環境、市場等各部門,企業除了在披露ESG報告時收集數據外,還需要將指標看作管理提升的工具,根據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ESG提升項目,設置年度計劃,為項目制定預算。

? 附:善擇云平臺介紹

在持續19年的企業社會責任調研的基礎上,借助大數據技術,南方周末研究院開發了企業社會責任數據庫——善擇云平臺,以期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進行實時、全面的監測與評價,形成企業履責的“全息畫像”。

“善擇云平臺”主要包括“CSR調研及榜單”“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和“責任標桿”三大功能模塊。

目前,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平臺覆蓋A股及中概股近6000家上市公司,監控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領域的風險事件,形成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行業ESG風險指數、公司風險雷達等,為企業、投資人和政府提供決策支持。

在動態調整的原則下,平臺將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劃分為5個等級。

? ESG風險等級劃分(2022)

網絡編輯:伊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