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兒童特應性皮炎 治療需及時、預防更關鍵
新學期開學在即,不少媽媽們在為“神獸歸籠”做準備的同時,也在為孩子遲遲不見好轉的皮膚瘙癢憂心忡忡。反復發作的癥狀, 就像躲在暗處的“刺客”,讓孩子皮膚破損、無法安睡、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成為媽媽們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癢”,讓媽媽們由此陷入與“別人家的寶寶”和“別人家的媽媽”對標的內驅壓力中,被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焦慮情緒所挾裹。
應對皮膚“刺客”容易走入那些誤區?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好孩子的皮膚健康?這些命題考驗的不僅是媽媽們的知識儲備,還有耐心與堅持。為此,在“撫平生活之癢”兒童特應性皮炎長期管理媒體沙龍中,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石磊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申潔老師圍繞兒童輕中度特應性皮炎的科學應對以及皮膚健康管理的注意事項,給出了建議。
石磊教授分享分享
石磊教授與申潔主任”
兒童特應性皮炎:生活中不能承受之癢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嬰幼兒及青少年是其易感人群。皮膚反復瘙癢是兒童AD最顯著的表現——低齡患兒常常因為難以忍受的瘙癢無法安然入睡,拼命抓撓導致嚴重皮損;青少年則因為皮膚問題,難以集中注意力,自信與社交都受到不小的影響。不僅如此,AD還可能發展為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
據了解,在全球范圍內,約有15%-30%的兒童和2%-10% 的成人為特應性皮炎所困擾。在我國,1-7 歲兒童AD患病率達到12.94%;1-12月嬰兒的AD患病率達30.48%,這意味著每3個嬰兒就有1個患有特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最主要的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基因、免疫紊亂以及皮膚屏障功能異常。與普通濕疹相比,AD病程更長,如果孩子出現瘙癢、慢性/反復,以及典型的形態和部位(屈側皮炎)或不典型的形態和部位同時伴發干皮癥這3個癥狀時,就需要引起重視,確認是否患了AD。
近年來,AD的兒童發病率正持續上升,而與之相對的,是患兒及其家庭對AD的典型癥狀以及科學管理方法仍知之甚少,并且對輕中度AD不夠重視,從而錯過了早確診、早治療的良機。
“科學+長期”是正確應對AD的關鍵
不同于其他常見的皮膚疾病,AD屬于終身性疾病,病情緩解與復發的狀況經常反復交替出現,因此在治療上不僅要緩解炎癥,更需要長期有效的全程管理。年輕的媽媽們善于進行信息搜索,但難免被各種信息淹沒,從而踩到誤區。而在兒童皮膚管理領域,媽媽們容易走入的誤區大多可歸為“急于求成”和“不當回事”兩大類。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特應性皮炎時,會感到煩躁和焦急,頻繁使用激素類藥物,希望藥物治療能夠立竿見影,癥狀緩解后又馬上停藥;也有一些媽媽對孩子的皮膚問題過于“佛系”,認為孩子的皮膚瘙癢并不嚴重,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窗口期。。對于這樣的心態,石磊教授表示:“特應性皮炎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學習和正常生活,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治療緩解并控制瘙癢,也要進行長期管理,確保孩子的皮膚保持在穩定、不影響生活的狀態?!皩τ陂L期的家庭護理,申潔醫生建議通過非激素藥物進行長期治療、堅持皮膚保濕,將癥狀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媽媽一定要將心態放平,同時也要定期、及時和醫生交流新的用藥和治療理念?!?/p>
由于AD病情易受環境、心理等因素影響,因此除了堅持科學治療之外,長期的基礎管理也不可忽視。媽媽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日常呵護:
1、保持環境適宜:
- 天氣炎熱時,應及時清除患兒身上的汗液;而在秋冬季節,則應避免讓AD患兒身處過于干燥或高溫的環境6。
- 盡量選擇純棉質地的寬松衣物,避免讓AD患兒接觸毛織物、漂白劑等刺激源。
2、正確洗浴及護膚:
- 洗浴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2-37℃為宜,時間不宜過長,以5-10分鐘為宜。洗浴時應使用無刺激的的潔膚用品;沐浴后應適量涂抹潤膚劑。
- 注意保持皮膚濕潤,每周至少涂抹100g潤膚劑,冬季則可選用富含脂類的潤膚劑。
3、科學選擇飲食:
- 選擇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及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避免因盲目忌口導致的營養不良。
兒童AD長期管理期待更多力量加入
在兒童的健康管理過程中,媽媽們承擔了大部分壓力,但皮膚健康管理是一個“馬拉松”式的問題,往往會貫穿從嬰兒到青少年,甚至成年的漫長時間段。而像AD這樣需要長期管理的皮膚疾病,需要家庭、社區以及醫院的共同參與。
在家庭內部,爸爸的力量不能缺失;在社區層面,家庭醫生也許能在患兒家庭長期隨訪、指導的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保障兒童健康的重要陣地,醫院和醫生不僅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個渠道,為患兒家庭提供專業的建議與長期管理規劃,也可以通過更多“潤物無聲”的人文關懷,幫助更多AD患兒家庭更好地正視這一疾病。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