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頗冷,晌午較溫:尋訪仙臺魯迅紀念展示室丨最深之水

那些從小在教科書里讀到的柔和的魯迅和犀利的魯迅,混合在少年記憶之中,而后者的印象更為強烈。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又重新開始認真閱讀魯迅,而此時的閱讀,對魯迅的偉大和深邃的感應也更為綿刻。

責任編輯:邢人儼

日本仙臺東北大學校園內的魯迅塑像。(潔塵/圖)

我們三個人,譚博士、艷寧和我,到仙臺后住在東北大學的附近。事先訂好了一個公寓民宿。

那是2019年11月1日的早晨。這一天的行程是這樣安排的,一早起來步行前往附近的東北大學,探訪魯迅紀念館,時近中午回到民宿拿上行李,坐地鐵至仙臺車站,再坐JR至東京車站轉至成田機場,上飛機,飛行時間五個多小時,晚上就會降落成都,然后在自家床上入睡。這一天也果然就如行程安排一樣。

這一趟,要是在一百多年前,需要多長的時間呢?我突然來了探究的興趣。我有兩個博學的朋友,吳策力和馬酣,都是一肚子雜學,問他們,有趣的答案果然有了。

成都地處內陸,二十世紀初,出國留洋,無論是東洋還是西洋,一般都是從上海離境的。那個時候,出洋要走多久呢?

馬酣以陳毅出川為例告訴我,1919年6月,包括陳炎、陳毅兄弟的四川成都甲種工業學校留法勤工儉學的官派生和自費生共62名,在成都牛市口坐滑竿啟程,先從成都的九眼橋坐船去華陽,經過彭山、樂山、宜賓到重慶,換汽輪一路到上海,路上花了有一個月的時間。然后在上海登上“麥浪”號海輪,啟程赴法國,10月10日到達法國南方大港馬賽。共耗時近4個月。

吳策力以山川早水為例,反過來理了一下20世紀初從上海到成都的旅程。1904年,山川早水與其同行者,從上海到宜昌后,從宜昌乘船到萬縣,水路868里,耗時14天,然后走陸路1307里到成都,用了17天。一共31天。

日本文人山川早水在1904年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在四川做了一次長時間的旅行,之后著有四川游記《巴蜀》,1909年由日本東京成文館出版。學界評價說,山川早水這本游記,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清末四川民間風貌特別是對當時下層社會的記載十分深入全面,對于四川地方文化志的內容建設頗有貢獻。

吳策力告訴我說,一百年前,從成都到上海要25天到30天。那時一般都走水路,不會選擇從北面(陜西方向)出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川陜之間的陸路因大山阻隔頗為艱險,有條件的人都不做這個選擇。至于說從上海出發前往東洋,吳策力找到了日本學者北岡正子的研究結果:魯迅和他的同學們是在1902年3月24日由南京出發的,乘坐日本“大貞丸號”客輪先到達上海,29日,換乘日本郵輪會社的“神戶丸號”前往日本。4月4日,魯迅在橫濱上岸。

一百年來,交通的飛速發展,使得人的空間挪移耗時長短有了天壤之別,這一定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時間觀念和對世界的整體認知。哪一種認知更貼合人的本能,這個真是一個很深很大的問題。

在我們入住仙臺的當天晚上,2019年10月31日,是萬圣節。在仙臺的商業中心區青葉通一番町,很多扮成各路鬼怪的年輕人把街道當成秀場,走來走去,對著路人的鏡頭凹造型比手勢。我們拍下了各種“鬼”,嘻嘻哈哈地玩了好久。從氣氛上看,雖然比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