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主動提出給老人拍遺照?
要不要主動提出給老人拍遺照,還提醒著我們——不要讓愛來不及。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關于給老人拍遺照背后的深意。
責任編輯:劉韻珊
陜西商洛,85后姑娘楊鑫堅持四年為兩千多位山村老人拍攝遺照,并用視頻記錄下給老人們拍攝遺照的過程。
視頻中的老人們笑容燦爛,卻讓無數網友破防,這也引發網友關于“該不該主動給老人拍遺照”的討論。一部分網友認為不妨事先幫老人準備好遺照,因為“很多人走的時候,都沒有一張體面的照片”。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不應該主動提及拍遺照等事宜,因為在一些老人看來,活著的時候準備死去時的東西顯得很“不吉利”“很晦氣”……我們對于遺照的態度有過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有些老人不忌諱遺照之事?老人的遺照背后隱藏著什么更深刻的現實問題?
遺照的變遷
在照相機出現之前,中國古代就有手繪的“遺照”。
比如《三國志》中有提到:“數年卒官,吏民悲感如喪親戚,圖畫其形,思其遺像?!睎|晉時期的《拾遺記》也記載,“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于牖上,此之遺像也?!?/p>
19世紀照相機出現之后,就有了遺照。
西洋照相技術是隨著西方的殖民入侵進入中國的。19世紀中葉以來, 香港、廣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已陸續出現了照相館。不過,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對照相技術內心更多是恐懼,認為照相是“妖術”。
魯迅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