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與“村BA”媲美的還有“斗?!?
這些牛,除了少數私牛(私人喂養的牛),其他都是同一個寨子的人共同出資購買、雇人喂養的牛。換言之,養牛、斗牛儼然成為村寨精神共同體的表達,是凝聚村民、寨民歸屬感與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責任編輯:陳斌
2022年8月10日,也就是農歷七月十三,凌晨五點四十分,岳父把我和孩子們從睡夢中叫醒,原來是邀請我們同他一起去距離八公里遠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平寨鄉,觀看該鄉為慶?!捌咴掳搿倍M織的民間斗?;顒?。一輩子在大山里務農的岳父與牛的感情無比深厚,每天割草喂牛是他最重要的事,六十年如一日,對于在家門口舉行的斗牛比賽,他從來沒有落下一場。
六點十分,我們大大小小一行十人出發,六點半,我們到了距離斗牛場步行尚需十分鐘的地方停車,岳父讓我們步行去,他預料斗牛場附近一定人山人海。果不其然,走了三分鐘不多,就見到一番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賣水的,賣粉和面的,賣板栗的,賣冰淇淋的,賣爆米花的,賣糯米飯的,賣氣球的,賣苗族服飾的,幾乎每個攤位都是人滿為患,男女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