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代百姓如何生活?丨書里書外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甘肅金關漢簡。
根據文獻記載,加上現代學者的研究,兩漢時期全國人口總數在6300萬-6500萬,那時有一百零幾個郡國,縣級機構西漢時有近1600個,東漢少一些,不到1200個??側丝谥谐耸畮兹f的官吏,還有一些官私奴婢,絕大多數是平民百姓。百姓構成了時代的主體。
無論居住在縣級以上的城市,還是鄉村里,百姓都被編進了鄉里,鄉里下面還有什和伍,顧名思義,五家編為一個伍,兩伍為一個什,來相互監督。一般一個里有一百戶人家,設有里長,數里編為一個鄉,有鄉嗇夫和鄉佐來管理,數鄉又編為一個縣。人口多的地方,縣的面積會小些,人口稀疏的地方則會大些??h的長官稱為縣令或縣長。這套管理方式大致沿用到清代。
朝廷將百姓主體定位為農民,安排給他們的任務是耕種、交納賦稅與服役。從公元前375年建立戶籍制度開始,百姓就被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ma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