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爭議“新能源”:捷克總統為何反對“綠色狂熱主義”?
當一國的能源被以“環保主義”為借口限制住,核能、火電被強制淘汰,而自身缺乏太陽能、風能、水電、天然氣等“清潔環?!蹦茉磿r,就不得不從這類能源豐富的地區進口。而到緊急時刻,或意見不合之際,拉閘限電就成了人家操控、影響、壓制你的不二手段。
責任編輯:陳斌
2022年6月,歐洲議會以339票贊成、249票反對、24票棄權,決定到2035年禁止在歐盟境內銷售燃油車。這項法案落實,尚需得到其成員國政府一致批準。
此前,歐洲各國已陸續宣布禁售燃油車計劃:挪威將在2025年,荷蘭、德國、愛爾蘭、丹麥、瑞典、英國等將在2030年,意大利自2035年起,法國、西班牙預定在2040年……全面停止制造與銷售燃油車。歐洲以外,日本于2021年宣布,到2035年將全面禁售燃油車。
但并非毫無反對聲音,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就批評歐洲大規模推廣電動車、減少燃油車的措施:電動車所耗費的資源和能源將更多。
電動車“環?!崩砟?,很大程度上是“可見的環?!?,刻意忽略“不可見的不環?!?,即排放的梯度推移。車輛行駛總要消耗能源,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排放很少,本質上是將“碳排放”轉移到發電廠、送/變電等環節,類似于“眼不見心不煩”。遍地充電樁、送/變電網絡的建設、維護、更新,將使生產這些設備的制造業產生大量污染排放,只不過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