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瓜風波掠過95后創業田之后,一場村莊名聲保衛戰打響
在承包土地之前,雨晴做過調研,在村里問南瓜有沒有人吃,老人回答是“豬都不吃的”。但實際結果偏差較大,她猜測:“可能我們這個品種不一樣,那些老人覺得稀奇?!?br />
一位67歲的熊店村村民說,前幾日接到在外地工作的子女電話,“嫌家長丟人”。她覺得委屈,“自己種的就有,哪個去那兒拿她的瓜,劃不來咯”。
村民陳強在網上自稱“熊店村特派看瓜人”,發布相關視頻,想要澄清污名。他在一些導航類APP上看到,自家村莊在地圖上被標注成了“偷瓜村”“小偷村”。
“對當地名聲確實不好?!币晃焕先苏f,“我們村的書記蠻重視,把黨員全部叫去開會,跟我們溝通,說要維護承包者?!?/blockquote>發自:武漢新洲
責任編輯:何海寧
雨晴承包的南瓜地旁,已豎立了多個警示牌。
36歲的熊店村村民陳強正深受“偷瓜村”名聲的困擾。
作為少數留在村里的年輕人,他家里開著養雞場,平日里“見的人多”,送飼料的、賣藥的、買雞的、運雞蛋的和串門的,都要打交道。這幾日,有些外來者跟他說著話,就“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人家不當面說‘偷瓜’,也不說‘小偷’,就閉著嘴巴笑,那你受不受得了?”陳強模仿出一個古怪的憋笑表情,頗感無奈。他知道,對方想保持禮貌,但一想到“熊店村”三個字,便難以忍住笑意。
自2022年8月下旬起,潘塘街道熊店村和周邊村莊登上了熱搜,話題是“老人組團偷瓜”。
事情還要從8月20日至8月22日的幾則短視頻說起。
發布視頻的是武漢市新洲區姑娘雨晴(網名),她稱是95后創業者,在家鄉承包土地千余畝,投資百萬種植南瓜,但當地常有老人前來偷瓜,徒手抱、麻袋裝、板車拖的都有。她在視頻中說,老人們被抓到后,常以“有高血壓”“有癌癥”“有心臟病”為托辭,甚至以死相脅,自己對此束手無策。
在她與村委協商期間,地里南瓜還被砍爛。有人覺得這是蓄意報復,雨晴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好多人想要里面的籽,就把瓜砍了籽偷走了,是不是報復我就不知道?!?/p>
偷瓜視頻發布在網上,猶如在湖心擲下一塊重石,激起層層波浪。
網友群情激憤,在社交平臺譴責老人的行為,也質疑周邊村莊有偷竊傳統。隨著事件發酵,以這片南瓜地為中心,創業的95后女孩、土地承包出去的村民、田間雇用的工人、被質疑偷瓜的老人、維護名聲的年輕人都被卷入其中。
“他們覺得這不是偷”
8月24日,雨晴發布的那些視頻不見了。
一同消失在視頻中的,包括在瓜地質問老人的民警,沉默不語的老人和散落在地的南瓜,還有她在派出所門前的哭泣:“我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起來守瓜,我們這邊婆婆爹爹不懂法,法律也制裁不了他們,年齡大?!?/p>
網友們猜測視頻不見的原因,有人擔憂女孩遭遇了壓力。
視頻是雨晴主動刪除的。附近徐古街道謝元村村民老謝是當地的種田大戶,也是雨晴來此創業的引薦人,同其相熟。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展示了雨晴當日發來的信息:“其實村里和政府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支持是沒有發抖音之前的,書記是為我們農村創業的人辦事的?!彼?/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