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們的鏡子丨凝視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圖文無關) (人民視覺/圖)

當我女兒小時被父親高高拋舉的時候,她會“咯咯”地笑得特別開心,她被父親一雙有力的手接著,并依偎在他懷里,那快樂的場面,讓人羨慕。她到今天,也不會提防別人。我對她諄諄教導:“那是外人”“不能相信,在路上更不要理陌生人”“這個世界有好多騙子”。

她對此總是搖頭,不理會。

我只能告訴她,我是怎樣的背景里長大的:我長在重慶長江南岸貧民窟的一個大雜院里,小時鄰居和學校的人對我歧視,體罰我,他們譏笑我,家人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我,讓我感覺這個世界極不安全。別人不值得依賴、別人給你什么,一定有某種用心。尤其是女孩子,院子里的母親們,總是千分萬分叮囑:小心,男人不是好東西,絕對要提防。

沒有母親告誡,我也懂,得自己保護自己。

我們生活在別人的懷疑之中。別人龐大,我們如此微不足道。

我們大人變得軟弱,習慣妥協,我們不得不玩世不恭,失去幼年的無所畏懼和善良,時間越久,也不再有幼年時的光潔明亮。想想,曾經的我們作為孩子,看到跌倒的人,會伸出手;看到盲人過馬路,會牽引;看到流淚的人,會遞上手絹,甚至會輕輕拉著對方的手問:“怎么啦?”

現在呢,我們會這樣嗎?

有一次在老撾旅行,我們一家人乘一個小舟渡河,有一個背著背簍的女孩子,急急跑來,卻未趕上。我女兒拉著我的手臂,媽媽,我們掉頭吧!同行的還有兩個男人,堅決反對,不同意,其中一個說要趕時間,讓那窮孩子趕下一班。明顯這種地方,下一班就意味著一兩個鐘頭。我和女兒不斷和船夫說好話,讓船掉頭回岸。那女孩子上了舟,女兒才松了一口氣。女兒的眼睛清澈,這純真和善良本性,就像一面鏡子。

從這鏡子中,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那么沉默、那么憂郁,甚至常被憤怒的情緒包圍,從五歲開始,我期盼做苦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木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