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王同室:我目睹她“卸下人設”疲倦冷淡又悠閑自然的另一面
女王這種疲倦冷淡同時又悠閑自然的一面,在她或者其他皇室成員的公共活動上應該是看不到的。21世紀的皇室,不僅僅是君主立憲制之下英國國家的象征,也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和公關機構。包括女王本人在內的每一個成員,在出席公共場合事務時,如同品牌的需要,都有著精心安排的固定的人設。
責任編輯:陳斌
96歲的女王升遐,既在意料之中,對英國人來說又依舊是令人震驚的新聞。畢竟伊麗莎白二世的存在貫穿了當代幾乎所有英國人的人生記憶:這么多年來,她總是在那里,好像永遠不會離開。直到去世前的兩天,她還親自任命了在位期間的第16位首相,可謂是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在英國生活多年,我也曾在不同場合見過幾次皇室成員,這里特別想起幾年前我和女王同室做禮拜的事兒。
我當時作為接受出庭大律師訓練的學員,能申請去女王私家的溫莎皇苑行宮 Cumberland Lodge參加英國大律師公會四大殿的全封閉性庭辯集訓。Cumberland Lodge位于和溫莎堡直接相連的巨大林地里面,始建于1650年,第一家住在里面的,是溫莎皇苑首任大總管、查理二世最寵愛的近侍Baptist May。當時皇室就立了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這幢行宮的入住者,必須是君王“最好的朋友”。
總管退休之后,入住這個行宮的第二家,是丘吉爾公爵一家。公爵夫人Sarah Churchill是當時安女王的最好的閨蜜,在朝野里權傾一時。她的子女也都是皇親貴胄,后代對英國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溫斯頓·丘吉爾,就是這個家族的。公爵夫人的二女兒,嫁入了Spencer伯爵家族,那個家族后來有一個女孩子成了英國王妃,就是那個紅顏薄命的戴安娜。
接著丘吉爾家族住在行宮里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