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40歲失業及“中年危機”?先接受現狀,再改變現狀
人生在世,應該盡早想明白:自己追求怎樣的生活?更進一步,是明確描述自己想要的生活:住在何地?干什么工作?以何為事業?有啥愛好?交哪種朋友?找啥樣的配偶?生幾個孩子?對孩子怎樣教養?買啥樣的房子?怎樣理財?如何從容度過中年?怎樣優雅地老去?這些事想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會輕松一些。
責任編輯:陳斌
40歲失業,遇到中年危機怎么辦?一位博主發起討論,網友紛紛獻計獻策。有心之人,將一千多條妙計整理成十幾條出路:
1.開滴滴、送外賣、送快遞、貨拉拉,投入最低、門檻最低,收入相對有保障。
2.早餐店,投入少、需求大、溫飽無憂。但很辛苦,起五更睡半夜,一天都不能休。
3.城市藍領,做動手的技術工,各種維護、維修、零工,以后收入會越來越高,還有58同城等網絡平臺支持。
4.考“社工證”,去居委會做服務性工作,工資不高,每天各種雜事,有些事挺糟心的。
5.回收業,成本低、利潤高,但比較臟,坐過辦公室的白領放不下面子、吃不了苦。
6.去歐、美、澳做藍領,那里缺乏技術工人。缺點:人生地不熟,有一定風險。
7.做一對一服務類,譬如:月嫂、保姆、護理,用心服務、做出口碑。
8.考取行業證書,比如ISO質量認證、環境、職業健康、食品安全、汽車、建筑等,考過后注冊認證機構,這需要一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