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傳奇:大米在南方得意忘形

若問中國南方的米粉有多少種,怕得借用諺語“十里不同天”來形容……

以中國之大、景物之繁,理應更翹盼那些生疏之處。不過,若問我是否愿意再踏足南方某地,答案卻是肯定的。它牽扯人的因素里,當地米粉是重要一環。

責任編輯:楊嘉敏

鹵菜粉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對桂林米粉最初的向往,源自白先勇先生。他的小說《花橋榮記》里,桂林山明水秀,人物俊美,米粉讓人垂涎。當然,其中也攪拌了思鄉的苦澀、流離的辛酸。

還記得第一次去桂林,山水果然靈秀,仿佛沾染了仙氣。待到走進一家眾口稱頌的米粉店,卻差點轉身離去:空氣中漂浮著酸腐味,好像某一類食物餿了??墒?,店里那么多食客,個個都很陶醉啊。那就勉為其難,嘗試一下?

去桂林的次數多了,不僅接受了酸筍等特有的氣味,也漸漸喜歡上米粉。

桂林山明水秀 (盧向前/圖)

好友瑛30多年前從成都移居桂林,她是一開始就被米粉俘獲,而且越來越喜愛。每天早上,即便家里有再好吃的東西,瑛都會留下胃口,去吃一兩鹵菜粉。她覺得,在鹵菜粉里放點酸豆角、酸筍、白醋、老蒜,便成絕配??偸浅缘阶詈笠豢?,才去舀店家熬了一晚上的骨頭湯,湯的濃香里有姜的一絲鮮辣。

桂林米粉貌似簡單。一家鹵菜粉店,鹵牛肉、炸鍋燒、燙米粉,三口鍋就能搞定。師傅掌配鍋燒、牛肉、鹵水、炸花生米,其他佐料由食客自己任意添加,也不外乎蔥花、芫荽、海帶、剁椒、酸豆角、酸酸筍、酸蘿卜等??擅追劬陀心敲磸姷恼T惑力,讓桂林人成癮,欲罷不能。

瑛說,鍋燒是鹵菜粉的重點——將肥瘦相間的豬下巴肉煮好晾干,用鐵刷將豬皮敲上細眼,抹蜂蜜后炸至翻泡、酥脆。當師傅一刀切下,自己一口咬下,都有唰的一聲脆響,感覺好極了;鹵菜粉的靈魂是鹵水,米粉的美味取決于它。鹵水里有二三十種香料,怎樣組合,每家都有絕招,密不外傳。

走過很多地方,瑛依然覺得桂林米粉獨有風采,滋味絕佳,而且街邊店都比較衛生。最難忘著名老字號又益軒的馬肉米粉,簡簡單單一勺鹵水、幾片馬肉、一點青蒜苗,味道足又不油膩。老東江是網紅店,鍋燒又酥又脆,選料好,分量足。大河鄉莫家村的阿貴米粉鹵水清淡,顏色不厚,鍋燒、黃豆炸得非常好。此外,鐵西的李明米粉、復興里的糖糖米粉、翊武路的老表米粉等都不錯。

桂林米粉 (視覺中國/圖)

鱔魚米粉

成都面館遍地,各擅勝場。奇怪的是,成都人早年似乎不吃米粉。印象中,1980年代之后才有各地的米粉店進駐。但四川各地的米粉,卻精彩紛呈。

曾經聽一位綿陽妹子大夸綿陽米粉。她說綿陽人迷戀米粉,清早就要上街吃一碗。那些紅火的店家,早上中午人滿為患,過午就打烊。凡是晚上還在營業的,都稍遜風騷。

聽得我興趣濃厚,正好小區附近開了一家,趕緊踏進去,結果大失所望:米粉很細卻嚼不斷,干硬堅韌,難以下咽。

今年再去綿陽,突然起興,應該在當地嘗嘗米粉。從牛肉、肥腸、豌豆、雞湯等諸多品種里,選了后者。這一次完全刷新印象:米粉身段柔軟,細而不碎;雞湯有輕微的當歸味,湯的鮮濃多了一個層次。吃紅湯的食客將酸菜、蔥花、香菜、芹菜、折耳根等鋪得像八卦圖,個個稱心如意。

這才曉得,綿陽米粉絕非浪得虛名。再次證明,以偏概全、妄下結論是錯誤的。

成都牛肉罐罐米線 (視覺中國/圖)

在廣安,酒店前臺的姑娘推薦附近一家小店。顧客很多,每人面前擺著老式大搪瓷缸,頓時覺得時光倒流。澆頭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