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鐳姑娘”
怪病在新澤西州遍地開花,許多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新澤西勞工部和消費者聯盟都介入了調查,鐳公司為自證清白,也聘請了職業病權威對工人進行大規模體檢。結果,幾方調查都指向同一個結論:鐳殺死了那些女孩。
責任編輯:劉小磊
英國作家凱特·摩爾和她的著作《鐳姑娘》。
20世紀初,一位“未知的神”降臨人間,它能殺死癌細胞,也能讓人面色紅潤,光彩照人。有人說它的光芒“就像善舉照亮這個糟糕的世界”,在美國,人人對它趨之若鶩,一時之間,吃、喝、服飾、日化、美容、醫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處于它的執掌當中。
這位萬能之神就是鐳??删拖裢捤鶎懙哪菢?,魔力往往也是詛咒,鐳帶來的災難很快便席卷美國,無數年輕女孩被其吞噬。這場噩夢是人類發展史上黑暗的一頁,已被學者從各個角度審視過無數遍。2015年,一位名叫凱特·摩爾的英國作家因一出戲劇了解了此事件,之后她翻閱了方方面面的學術著作?!拔沂莻€講故事的人,并非學者,”她寫道,“我很快發現沒有一本書把鐳姑娘置于舞臺中央,也沒有一本書從她們的角度講述整個故事?!?/p>
摩爾決定為她們發聲。她寫了紀實作品《鐳姑娘》(中譯本名為《發光的骨頭》,劉暢譯,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將30位鐳姑娘置身于聚光燈下。她們的故事令數以萬計的鐳姑娘的苦難與勇氣有跡可循。摩爾收集了翔實的資料,包括當時的報道、受害者的信件、記錄,以及相關人士親屬的回憶,還原了這場鐳災難的原貌。閱讀本書的過程猶如觀看一出扣人心弦的戲劇——令人不安的開場;一波三折的追尋真相的過程;法庭交鋒劍拔弩張;結局蕩氣回腸,余音不絕……如同作家梅根·馬歇爾(Megan Marshall)所言:“那些殞命于商業和科學的邪惡聯盟的鐳姑娘們,在這本書中猶如鳳凰涅槃,死而復生?!?/p>
女孩們在為表盤畫邊時,不時用嘴抿一下筆尖。她們被告知涂料不僅無毒,相反還能促進紅細胞的產生。
“她們以為這樣的日子永遠不會結束”
任何一個翻開《發光的骨頭》的讀者,或許都無法忘卻開篇的一幕——1921年的一個早上,14歲的凱瑟琳·肖布走入了紐瓦克市的鐳光材料公司表盤廠。這里的每個女工身邊都擺著一個木盤,里面是夜光表盤半成品。凱瑟琳·肖布被眼前的景象震深深震撼, “(一種奇異的粉末)到處都是,工作室里粉塵彌漫……縷縷粉塵飄起,像是懸浮在空中,而后又慢慢地飄落,落在正全神貫注于手頭活計的表盤畫工的頭發上、肩膀上,讓這些姑娘看起來熠熠生輝?!?/p>
任誰也料想不到,這美麗、靜謐的瞬間,包孕著血雨腥風。
那種粉末是鐳粉,姑娘們用它勾兌夜光涂料。女孩們被告知涂料不僅無毒,相反還能夠促進紅細胞的產生。描畫表盤的工具是纖細的駱駝毛毛筆,為防止涂料凝固、讓駝毛保持一絲不亂,女孩們邊畫邊不時用嘴抿一下筆尖。據她們回憶,夜光顏料吃到嘴里有股沙子味,有時細小的顆粒還嵌在牙齒里。但女孩們只能重復著繪制表盤的標準動作——抿、蘸、畫。
“一戰”爆發后,市場對夜光手表的需求越來越大。鐳公司擴大生產,更多女孩加入公司,比如雄心勃勃的18歲姑娘格蕾絲·弗賴爾、陽光美人埃德娜·博爾茲,和馬賈家的三姐妹阿爾比娜、莫莉、金塔。
在遠離紐瓦克的渥太華市(編者注:美國伊利諾伊州城市名),鐳公司的競爭對手鐳表盤公司也在大規模招聘。這家工廠由默里小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