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遺產: “非人格化制度”是靠不住的
總統制、半總統制國家,作為國家元首的實權總統處在“世俗政治進程”之內,缺乏這種超然性,未必是好事。韓國總統擺脫不了下臺就被清算的魔咒。即便總統制起源國的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下臺也不免被FBI抄家。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日前,英國君主伊麗莎白二世的世紀葬禮引發全球矚目。除了她在位期間允認的15位首相,人們也熱切地討論這位女王令人尊敬的王室風范及“政治遺產”。
傳記電視劇《王冠》有段情節:伊麗莎白小時候一度喜歡上了物理化學,但給她上課的哲學老師認為小伊麗莎白還有更重要的課程需要學習。老師說:“制度有兩個組成要素:高效,高貴。只有高效者有權制定和執行政策,對平民負責。王權代表著高貴,是高效者存在的最高意義和合法性來源……只有高效和高貴通力合作且相互信任,制度才會有效?!?/p>
女王小時候有沒有與老師有過這段對話現在并不知道,但這段臺詞卻確實有本,它是根據白芝浩的文字改編而成。
諾貝爾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認為,立憲君主制通過議會對王權的制約……避免了絕對王權時代君主權力的缺陷,讓社會轉向開放進入秩序。
但虛君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王座的精神價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