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本·拉丹面對面一百分鐘——聽美國戰地記者彼得·阿內特講故事
采訪開始的時候,無論是看著他還是聽他講話,都覺得他不像是世界最危險的人物,反倒像我在鄰近的巴基斯坦宗教學校采訪過的穆斯林教師。他聲音溫和,有時快速眨眼睛,有時咳嗽一下
責任編輯:馬莉
南方日報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彼得·阿內特的書《我怎樣采訪本·拉丹》,并邀請彼得·阿內特與中國新聞同行交流。作為世界上惟一采訪過本·拉丹的電視記者,彼得·阿內特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披露了他1997年3月底采訪本·拉丹的細節。
采訪時間嚴格保密,不然本·拉丹會被干掉,我們也會被干掉
南方周末:您在1997年3月采訪過本·拉丹,您在書中也寫到了,但我還想知道在您書以外的更多細節。
彼得·阿內特:在這本書里,我確實沒有談到那次采訪的更多細節,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在我采訪本·拉丹的幾個星期前,阿拉伯電臺播放過他的一段錄音,在錄音中,他宣稱要對美國發動圣戰。本·拉丹需要引起全世界觀眾關注,來宣布向美國和西方發動這場圣戰,這是我們能聯系上他的原因。
那時候,美國的,英國的,法國的……每家西方大媒體都想采訪他,因為根據CIA和MIF5(英國軍事情報局五處)提供的情報線索,他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頭號恐怖分子。本·拉丹自己也知道,CNN是想采訪他的20家大媒體中的一員。所以,這次采訪應該說是本·拉丹為爭取世界上最多的觀眾而精心策劃的一場宣傳戰。這顯示他是一個真正的宣傳家。他很聰明,會去尋找全世界最大的受眾。
這是他整個行動戰略中的一部分。他是本世紀世界上最精明的恐怖分子之一。他現在還藏著,沒被抓到,時不時發布一些聲明,宣傳他的恐怖主義思想,以此達到其目的。他現在仍然在這樣做。所以這次采訪恰恰顯示他是多么地精明的一個例子。
本·拉丹是最危險的一個人物,無法無天,沙特阿拉伯、美國和英國都想把他干掉。如果這些國家知道我要去采訪他……這事很難不讓外人知道,因為我們要飛到阿富汗,所以對我們來說,保守采訪時間和時機這一秘密至關重要。這些國家如果知道我們活動的確切地點和時間,就會干掉本·拉丹,也連同我們一起干掉。所以這種采訪也把我們置于一個危險的境地,尤其是在采訪本·拉丹或薩達姆·侯賽因的時候,你可能會和他們一起被干掉。政府知道你也在那里。
到阿富汗后,保密對我們很重要。你保守著一個秘密,沒人知道你到底要做什么。你的生命也是危在旦夕的:首先是美國軍方想抓他,而其他國家對此也很感興趣;你還永遠不知道本·拉丹本人的意圖。后來,《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丹尼爾·珀爾在想見本·拉丹的一個助手時,就被謀殺了。
而另一個方面,CIA和FBI都對本·拉丹會說什么很感興趣。我們準備了30個問題,想當面問問本·拉丹關于他的政治綱領、行動計劃和動機,這些對情報機構而言都是真正重要的信息,可借此了解本·拉丹。所以,一方面我們是在冒險;另一個方面,我們采訪本·拉丹,在整場“游戲”的一環中幫了政府的忙。這也是媒體在國際政治決策方面發揮作用的一個例子。我們做的是電視訪談,我們觀察了本·拉丹的性格特點、健康狀況、思想觀念,為政府提供了一些他們得不到的信息。這非常重要。
有人指責彼得·阿內特沒有在采訪中刺殺本·拉丹。作為記者的彼得·阿內特這樣回答:我從來沒有把認為我應該在采訪中刺殺本·拉丹的要求當一回事 圖/彼得·阿內特
不準帶攝像機、筆記本、鉛筆,還有項鏈,項鏈中可能有GPS
南方周末:談談采訪的危險性。
彼得·阿內特:在采訪中,本·拉丹也告訴我們,在他的一生中,沙特阿拉伯和別國的政府多次想刺殺他。他的手下擔心我們會充當政府的工具:我們三個要采訪他的美國人,到了那里也可能危及他的性命。他們擔心的是一種比項鏈還小的追蹤設備,它可以佩戴在身上,是一個GPS。佩戴了這種裝置,不管你去哪里都會被追蹤。如果我們中有人帶了它,CIA就可以找到我們:發現我們在哪里,再精確定位我們的位置,然后一個炸彈,“轟”……這就是他們所擔心的。因此我們什么都不能帶:不能帶攝像機,不能帶筆記本,不能帶鉛筆……包括任何金屬物品在內,什么都不能帶。他們檢查了我們的鞋子,翻了衣服。什么都不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