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雜交水稻種子縣,一顆種子的人情、市場和秩序

從計劃經濟時代到種業全球化競爭,種子縣見證過狂熱與混亂,也生發出市場與秩序。

彼時丁紹文的種子經紀生意已頗具規模,但他兒子的首選,卻是去當地小學當一名體育老師。

縣領導對種業“富士康”的定位并不滿意。上游是研發、選育,中游是制種,下游是市場、營銷,盡管建寧種子名聲在外,但很難吸引來上下游環節。

發自:福建建寧

責任編輯:吳筱羽

福建建寧縣,農戶在制種田間。 (受訪者/圖)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擁有最了解水稻種子的人民調解員。

一片60畝的水田,被劃成大小兩塊,先后種上兩個品種的雜交水稻制種組合。

不同組合之間需要隔離,以避免花期重合串粉,長出不合格的種子。種子經紀人王壽(化名)打算以時間換空間,等到別人的第一批組合種下后二十天再播種自己的第二批,剛好錯開花期。

王壽是第一年當種子經紀,或是經驗不足,或是心存僥幸,他沒采取更穩妥的做法——留出更長的間隔期。結果氣溫異常,第二批組合長勢迅猛,花期重合了。

這是2020年初的一起糾紛,建寧縣溪口鎮高圳村的兩戶種子經紀人,為此到該鎮司法所尋求調解。

建寧是國內最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全國超過10%的雜交水稻種子產自該縣,溪口鎮又是當中制種歷史最悠久的鄉鎮。

一顆雜交水稻種子在種下地之前,要經歷眾多環節:實驗室里選育、組培,挑選合適的父本、母本試種測產,通過篩選的組合,大型種業公司會通過各種渠道分發到農戶手中,并在幾個月后回購制成的種子,再賣出去。

流程和工藝繁復,上下游牽扯的主體眾多,糾紛也就紛繁復雜。

過去四十余年,位于產業中游的建寧種業江湖,形成了一些化解糾紛的慣例,地方政府將其吸納成文,寫入地方管理辦法,好比是這片土地的“種業憲章”。

那起發生在高圳村的糾紛,“憲章”有條款與之對應:“因兩個不同制種組合造成的串粉情況,采取割小留大的原則,被割制種田補償標準為1800元/畝-2000元/畝?!?/p>

王壽的田保留了下來。他承認自己計算農時有誤,愿意承擔80%的賠償,糾紛由此平息。

建寧地處武夷山脈中段,村莊被丘陵、山脈和溪流環抱。1970年代以來,雜交水稻種子逐漸遍布這里的田野山川,同時也塑造了縣鄉的規則與人情。從計劃經濟時代到種業全球化競爭,種子縣見證過狂熱與混亂,也生發出市場與秩序。

不同于可以自行留種的常規稻,種植雜交水稻的農戶每年都要購買新的種子,這意味著長期連續的信任,也為秩序的生發提供了長期主義的土壤。

種子法庭

九成農戶參與制種的建寧,在2022年5月擁有了最懂種子的巡回法庭,9名常任工作人員都稔熟于雜交水稻制種,其中一名法官的父母曾是制種農戶。

“我沒有在法庭上被當事人質疑不懂制種?!苯▽幙h人民法院副院長潘華東工作已近三十年,如今分管這個專業法庭。

但類似的質疑時常發生在其他地區的涉種訴訟中。

2018年,一家建寧種子合作社和多位在鄰縣包地制種的建寧農戶發生糾紛。近年由于縣內制種面積飽和,越來越多農戶到周邊區縣,甚至鄰近的江西省包地制種。

涉事農戶將合作社訴至鄰縣法院,合作社在上訴時指責“一審法官對于雜交水稻制種的專業知識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就隨意判決”。

合作社所說的專業知識,是指根據制種時間不同,分為“早制”“中制”和“秋制”,他們認為法院混淆了中制和秋制,將合同對秋制田約定的保底條款套用在部分中制田上。

“秋季制種存在各種較大風險,因此才約定保底?!鄙显V人在庭審中解釋。

但事實上,雙方僅簽訂了一份秋制合同,合作社也無法證明其所稱的中制田包括哪些部分,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