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南方周末善擇云平臺入選中國報業優秀案例
2022年9月21-23日,中國報業技術年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南方周末“善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云平臺”入選2022年中國報業媒體融合“用得好”案例庫名錄。
善擇云平臺的研發和應用,順應了當前社會對企業經營實踐和商業道德的期待。上世紀60年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弗里德曼提出“企業唯一的任務就是給股東創造利潤”,這個觀點,隨著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氣候變化、社會不平等加劇而發生了重大變化。
這兩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更讓人們對企業發揮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期待增加,企業領導者無法再在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面前袖手旁觀。
然而,面對利益相關方的復雜訴求,企業該如何識別風險、開展有道德的商業實踐?面對勃興的ESG投資,投資機構應該如何從碎片化的數據中找到既創造股東價值又創造社會價值、具有可持續成長能力的投資標的?面對商業和社會日趨交融的客觀環境,監管機構如何看清現狀、平衡增長和發展,在嚴格規則的同時鼓勵創新?
這些都是企業社會責任、ESG領域相關從業者持續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提供評價企業ESG/CSR表現的智慧工具
作為國內最早(2003年)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進行評價的媒體機構,南方周末在持續19年企業社會責任調研及評價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積累的海量數據和自身不斷優化的方法論體系,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企業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善擇云平臺(https://csr.infzm.com),以期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進行實時、全面的監測與評價,形成企業履責的“全息畫像”,為監管部門、投資機構、企業ESG和風控部門提供智慧工具和數據支持。
該平臺涵蓋三大功能模塊:
圖1:某企業2021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績效表現
南方周末善擇云平臺沒有試圖從財務角度挖掘中國上市公司CSR/ESG表現與財務業績的關聯,而是立足于健全社會發展的角度考察企業行為,聚焦特定的社會治理議題、環境議題、行業議題,評價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現狀,識別潛在經營風險;同時重視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持續的優秀案例,面向行業推廣。
基于上述立場,善擇云平臺的ESG風險預警體系,監控內容除了傳統的ESG風險,如環境污染、產品質量問題、貪污腐敗、非法雇傭等,還細化了部分風險點,增加了包括違背公序良俗、職場性別歧視、侵犯LGBTQ少數群體權益等“社會向”的風險指標,從更高的社會要求和期待角度檢視企業經營的風險敞口。這種設置,符合新商業文明的發展趨勢,也與南方周末一貫秉持的正義、良知、愛心、理性理念一脈相承。
圖2: 善擇云平臺ESG風險預警模塊展示內容(部分)
媒體智慧轉型,以數據助力可持續
隨著ESG熱度提升,針對企業ESG表現的評級成為投資、監管機構及公眾了解企業履行社會、環境責任的重要參照標準。由于企業ESG/CSR表現涉及商業道德、環境影響、產品服務質量、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信息存在碎片化、不規整、不連續等問題,各家評級機構對指標選擇、量化閾值、權重設置不相同,導致不同機構對同一家企業的評級結果存在較大分歧。這也使不少人詬病ESG評級,乃至否定ESG對企業的價值。
然而,方法論的不完善或者評價邏輯的差異,不應該成為否定ESG評價工作的理由。
企業長期追求利潤而忽略社會責任,造成的系列社會環境影響有目共睹。ESG跳出以“經濟增長”單一角度看待企業的思維,彌補傳統財務報表視角的不足,給了投資機構及利益相關方一套更全面的風險檢視工具,也能幫助企業更好地管控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有必要了解不同ESG評級或CSR評價體系為何對自身的ESG績效產生不同評價,促進企業多角度自我審視,更全面、立體地判斷自身ESG表現,更加接近真實,從而更好地洞察風險,開展ESG工作。
善擇云平臺基于南方周末長期在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報道和傳播累積而研發,其評價立場重視凸顯媒體智庫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專業性;評價方法論上注重結合政策趨勢要求、行業高發風險,聚焦企業管理辦法和管理績效;在特定議題上,指標和權重設置會適度超前于行業平均發展水平;在數據累積上,有聚焦和取舍,CSR數據覆蓋近800家重點監控對象,ESG風險數據涉及近7000家上市公司。
善擇云平臺是南方周末智庫化轉型的成果之一,致力于發揮監測評價、信息溝通、輿論監督、研究支撐等功能,為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多種形態的服務,從更廣維度上為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了解善擇云平臺詳情可聯系:nfzmcsr@126.com
網絡編輯:伊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