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期中,民營經濟為何波動更大?
辯證地看,經濟衰退也為民營經濟升級提供了倒逼機制,是經濟轉型期中的“洗牌”。對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從緊的環境反而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經濟拼圖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為清晰了解民營經濟的發展歷程,筆者對比分析了我國、浙江省、臺州市三十年經濟增長曲線——浙江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而臺州又是浙江省民營經濟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民營經濟占浙江GDP三分之二以上,占臺州市GDP90%以上。
可以看到,三十年經濟增長中,大致存在3個中等長度的經濟周期,分別是1978年-1990年、1991年-1999年、2000年-2007年。在同一個周期內,民營經濟上行要快,回落要早,而且波動幅度更大。30年來臺州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了14.9%,大大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在1991-1997年的經濟周期內經濟增長最快達到了28.9%,最慢僅有4.4%,波動幅度達到了24.5%,也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