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風華:聚力共筑“健康中國”

十年來,在一同邁向“健康中國”愿景目標的征程中,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實現了更多優質資源的供給,建立了更完善的診療體系,涌現了大量優秀的醫護人才,也得到了國家政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時,公眾對慢病診療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深度老齡化和慢病年輕化趨勢,更令社會層面的慢病防控形勢刻不容緩。

我國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20年底,2.64億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近兩成[1]。慢病患者多達5億,超過三分之一為老年人[2]。2019年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文件,強調“預防勝于治療”,呼吁改善個體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特別為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癥這兩大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劃下了重點??梢?,慢病防治已成為全民共建“健康中國”的當務之急。

在守護心血管和骨健康的戰場上,學協會、醫患、企業等各方聚力加速整十載,親歷并推動了中國大健康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健康中國”和“健康老齡化”的政策呼吁下,“預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全生命周期患者管理路徑形成,針對風險事件提前“排雷”、可持續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三甲醫院與社區醫院協力合作,“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成型;社會各界凝聚力量,以精細多元的慈善公益舉措,織密織牢一張醫療保障的安全之網。

站在新節點回望這十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正穩步邁向“健康中國”的愿景曙光。

從“治已病”到“治未病”,實現全生命周期患者管理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預測,在“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占比將達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3]。

老齡化的不斷加深將給醫療衛生事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發病率高且病程長的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領域。

骨質疏松癥與增齡相關,素有“沉默的殺手”之稱。中國約有8,000萬骨質疏松癥患者,其中絕經后女性占九成,高達7,000萬人[4]。雖然發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隨著骨量不斷丟失,會引發疼痛、脊柱變形、骨折等癥狀。其中,脆性骨折是最常見且最嚴重的后果之一,也是老年骨松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因。

心血管疾病則被視為國人的“第一大殺手”,約3.3億患者中[5],每年就有高達400多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其中超過一半(61%)死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7]。

由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所引發的脆性骨折、腦卒中等危險事件,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極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人均直接醫療費用為21,070元[8],這一數額還在持續攀升;脆性骨折導致的住院治療次數及費用更高,據預測,至2035年,我國用于脆性骨折的醫療總開銷將高達1,320億元[9]。

“老年人大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