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國式母女關系,《媽媽!》和它背后的故事
不論他們的病情如何嚴重,只要聽到“媽媽”這個詞,眼睛都放出了光彩。一個近百歲的老人立刻要背起行李,像孩子一樣說:“我走了,我要去找我媽媽!”
等到自己也進入中年,她意識到母親身上一定也有很多處隱痛傷口至今都沒愈合。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李慕琰
電影《媽媽!》講述了一對相依為命的老年母女,女兒確診阿爾茨海默癥后,85歲高齡的母親重新開始照顧女兒。
2022年9月,楊荔鈉有兩件大事要辦,一件是要送女兒小熊去英國留學,還有一件是她導演的電影《媽媽!》終于上映。這兩件事雖然性質不同,但是都有種把心頭肉交付給陌生人的感覺。
女兒小熊兩歲的時候,楊荔鈉就開始獨自帶著她生活,出去工作拍片的時候,小熊也跟在身邊,她們一起去過很多地方。面對女兒,楊荔鈉會有愧疚感,她問小熊:“有沒有后悔投胎成了我的女兒呀?”小熊卻說:“不,我覺得你是最好的媽媽!”
說到這里,楊荔鈉的眼睛紅了,她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在臺北為上一部電影《春潮》做后期剪輯的時候,她想到齊邦媛的《巨流河》,特地去了一趟淡水,面對滔滔的海水,產生了為上一代知識分子拍一部電影的想法,二十年前埋在心里的種子,后來長成了《媽媽!》。
《媽媽!》是一部以老年知識女性為主角的電影,這在中國的院線并不多見。主人公是一對老年母女,分別是85歲的文學教授蔣玉芝和65歲的理科老師馮濟真。在這個家庭中,父親早逝,女兒未婚,母女倆相依為命了幾十年,日子本是波瀾不驚地度過,但女兒突然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生活的秩序隨即崩塌,藏在深處的家庭秘密也浮出水面……
電影的后半段,女兒的病情發展到已經不認得母親了,但她還是會對面前的“陌生人”說:“我的媽媽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你怎么樣我都愛你,這也是故鄉的一種
本來,蔣玉芝已經有些厭倦退休后的生活,她故意不吃藥,攀高爬低,甚至裝作暈倒嚇唬女兒。但女兒生病后,她的生命意志被重新喚起,她說“每一個母親都是一頭母狼,我會保護好我自己的小孩”,于是開始了和生命的對抗。
但個人的力量終究難以抵抗衰老和疾病,蔣玉芝自己也患上帕金森病之后,這對母女還是住進了最初抗拒的養老中心。電影的最后,她們穿上最好的衣服,在海邊翩翩起舞,電影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媽媽!》是楊荔鈉“女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此前她接連完成了表現家庭主婦欲望的《春夢》和中年母女關系的《春潮》。這部新作最初命名為《春歌》,改名叫《媽媽!》,除了因為它更加直接,也因為它幾乎是每個孩子開口學會的第一句話,是一句不用翻譯的世界通行語言。
在楊荔鈉精心編織的故事里,主角總是一位帶著女兒的女人,她們彼此依靠,父親幾乎是隱形的?!斑@可能是我的潛意識,在我的電影里,男人總是缺席的?!睏罾筲c后來總結。
相較于前兩部作品,《媽媽!》中的父親形象相對完整,他總是出現在女兒的幻覺中。父親是考古學家,在特殊年代遭到沖擊,一日女兒不敢給他開門,父親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