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的人
因農而生,扎根于大地,逐光于四野
農業銀行在助力鄉村振興、
踐行社會責任中
以螢光燃點星火
以赤忱共赴美好
"瑪拉沁夫"
是唐牧的蒙古族名字
意為“牧人的孩子”
2014年唐牧剛畢業
便選擇回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
扎根家鄉、守護沙漠中的綠色
2019年唐牧申請加入
農行內蒙古分行“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
三年間
從達拉特旗支行到農牧民家中
這條路他走過三百多遍
從黃沙漫天到綠意盎然
村與村之間
甚至戶與戶之間相隔甚遠
唐牧時常驅車幾小時前往農牧民家中
用十幾分鐘的時間
踏入圈舍田間,查看牛羊和莊稼
幫助農牧民完成貸款審批、信息建檔
加入“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3年
唐牧提供流動金融服務超過10萬公里
132個村莊路線在他心中被反復點亮
同時點亮的還有農牧民的幸福生活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是全國唯一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褚國燕是這座邊疆小城
土生土長的獨龍族人
2006年,褚國燕加入農行貢山支行
為貢山人民服務的16年里
她奔走于高山峽谷
在盤山公路上蜿蜒
聽怒江的水拍打兩岸
潑濺起原野的怒吼
行走茶馬古道
穿梭在熱帶叢林間
將普惠金融服務送到村民手中
依托怒江州生態優勢
當地農民大面積種植草果
作為農行信貸員
褚國燕上門采集種植戶信息
讓符合信貸條件的種植戶
在需要資金時實現快捷貸款
如今特色產業成為致富來源
小小的草果也成了村民口中“金果果”
傈僳語、獨龍語、藏語……
她熟練地運用民族語言
講解金融知識、帶來金融政策
讓居住深山的少數民族同胞們
也能享受農行金融服務的便利
樸實的鄉民、鄉音
奮斗并構筑著期待的美好生活
金融戍邊
褚國燕一直全力以赴
由于視障群體的視力缺陷
無法用眼睛去觀察世界
聲音成了他們
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指針”
“我的聲音
是他們的眼睛”
作為農行運營管理部
“愛心助盲”首批志愿者之一
徐知給盲人講電影
已經堅持了近10年
從選擇適合視障群體喜聞樂見的電影
到尋找片源、反復觀看電影
撰寫最適合呈現畫面的電影腳本
徐知和團隊成員一遍遍測試、演練
直至了然于心
近十年間
徐知和團隊伙伴
講述過90多部電影
錄制了近百萬字的有聲圖書
他們致力于成為盲人能望的眼
填補光影傾瀉間錯失的美好
盡管扶輪問路、倚杖尋光
卻也堅持在顛簸中吟唱
在寂靜里聆聽萬物之聲
盲人朋友的積極向上也感染著
助盲團隊的每一個人
徐知和他們建立起了深厚情誼
成為他們的家人、朋友
光影有聲
徐知希望盲人們
聽見的是美好被構建的聲音
粵北山區,云山環繞
農忙時節
家家趕著鷹嘴蜜桃上市
揀果、貼標、裝箱、稱重……
一輛輛滿載鷹嘴桃的貨車
在豐收的蜜桃產業基地中整裝待發
曾經,鷹嘴蜜桃在河源是零散種植的
灌溉設施落后、缺少銷路
都制約蜜桃形成產業發展
2021年,農行廣東分行
啟動“千人駐鎮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首次派出近千名金融助理專職駐鎮
池舜超就是其中之一
以村委計劃將鷹嘴蜜桃產業化為契機
池舜超上門提供金融服務方案
不僅僅是為他們提供貸款
更成為他們的金融顧問
協助農戶進行種植規劃
幫助農戶引進電商平臺、打開銷路
他曾一天跑過四百多公里
為3個村莊的村民解決種植經營銷路
他也披星戴月,在夜色中奔波
看著農戶們忙碌的背影
看著滿載希望和收獲的車輛駛出深山
聽村民圍坐暢談豐收的喜悅
扎根縣城一年的時間里
池舜超看到44個村子的幾百戶村民走向小康
在實現鄉村振興的路上行穩致遠
流動服務,將農牧民的希望送到他們身邊
金融戍邊,在邊境書寫民族團結大文章
社會公益,用光影有聲述說愛的故事
鄉村振興,向往每一顆果實繁榮興旺
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
是嘗試傳遞他們的信念
面對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等國家議題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任重道遠
這從來不是短期的關注
而是長期深耕,扎實走好每一步
以金融之力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
使發展得以持續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