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多奉一尊神,像城市多種一棵樹丨游在中國③
在閩南,人們都愛拜一拜。千年來,閩南地區形成了自由、包容的民間信仰,神祇之間相容,又與血緣、地緣融合。謝文哲在地方任職,但更多時候像一位筆耕不輟、記載一方文化的鄉紳,他從自小熟悉的民間信仰來觀察中國社會的變化,理解鄉土社會的組織形式。
“閩南人信仰和奉祀神祇,首先是滿足現實的生命需要、生活需要,其次也是滿足心靈需要、終極需要。這是閩南人‘造神’的原則。祖師信仰正是按照這一原則造出來的神祇?!?/blockquote>責任編輯:周建平
在閩南,人們都愛拜一拜。從福建泉州安溪縣出發,2021年10月最后一個周五,謝文哲又從縣城去往西北城郊的蓬萊山,半個多小時車程后抵達。這一條路他從幼時便熟悉,轉眼四十多年過去,“現在51歲,知天命了?!彼陔娫捓镎f。
清水巖坐落在蓬萊山,供奉著安溪人幾百年來信奉的清水祖師。閩南地區千年以來形成的自由包容的民間信仰中,神祇之間相容,又與社區、宗族融合,與人親近,祖師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供奉著清水祖師,又是國家級4A景區,在清水巖,總有信眾與游客來拜一拜,各有所求與所得。
多奉一尊神,如城市多種一棵樹。謝文哲在成長中常見到,鄉廟根據鄉民的新需求,增添具備相應神職的新神來供奉,“閩南人信仰和奉祀神祇,首先是滿足現實的生命需要、生活需要,其次也是滿足心靈需要、終極需要。這是閩南人‘造神’的原則。祖師信仰正是按照這一原則造出來的神祇?!彼f。
近幾年,謝文哲在調研寫作《天下清水》期間,每一次遠行歸來,都會上一趟清水巖。在新書《天下清水:閩南人的信仰和生活》中,自小生活在閩南的謝文哲以清水祖師為中心,描繪出閩南一方的信仰與生活圖景。
在《天下清水》中,清水祖師的民間信仰隨著安溪移民向閩省內外、中國臺灣及東南亞等地播遷,其軌跡和閩南人移民的路線、區域重合。謝文哲認為,信仰傳播并不是簡單的“平移”與“復制”,而是需要歷經深刻的“在地化”,而這種在地化的表現之一,即為圍繞清水祖師而開展的社會動員,如每年正月的迎佛繞境活動,既是人們祈福平安的神事,又是整個商辦社區事務的俗事。
“從文化人類學的專業角度看,這既是一部出自‘凝視’的民族志之作,又是一部出自‘環顧’的區域文明體系綜合研究之作?!北本┐髮W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銘銘認為,在閩南及周邊,清水祖師與各地不同神明形成不同的“合作關系”,得到眾多社區的崇信。隨著安溪人口播遷到臺島和海外,清水祖師的“信仰圈”進一步擴展。圍繞清水祖師,形成了一個以安溪為中心的“天下”,由安溪及附近周邊的核心圈、閩臺沿海和山區各地的中間圈,與南洋的外圈構成,本質是“區域性神明世界體系”。
“許多被人類學家歸結為地方性的土俗信仰,其實有其別樣的高雅性和超地方世界性?!?996年到安溪田野調查時,王銘銘結識了謝文哲,如今謝文哲依然工作生活在安溪。作為一位安溪人,謝對其鄉人的世界思想和世界活動進行再現,王銘銘認為這種嘗試有助于糾正長久以來地方與世界二分的錯誤觀念。
書中的田野調查,謝文哲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節假日完成,有時也趁職務出差之便再多做一些自己的調研。在電話采訪中,很難忽略謝文哲在調研寫作者之外的另一個身份,這體現在他對安溪茶業、藤鐵工藝、新興產業等幾大經濟產業的熟知,還有對安溪人口、地理、經濟等數據與當地文化脈絡和歷史發展等的了解——他在地方擔任要職,為安溪縣直宣傳系統黨委書記,此前擔任十多年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而這一次到清水巖是因為工作,他在做修建清水茶室前的踏勘工作。
“謝老師從一開始就和我想象中的地方官不太一樣?!?2歲的孫靜說,她在泉州師范學院的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任副教授。當她還在北大讀碩士研究生一年級時,到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