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彩禮”起于本地適婚男女比例失調,政府打擊能否奏效丨快評
這些地方經濟相對欠發達,適婚男女為了謀生往往都要去長三角、珠三角或大城市打工,并且由于社會對兩性期待不一樣,女性在城市扎根的條件比男性低,有一份體面工作即可安頓下來,導致返鄉女性比例要低于男性,或者反過來說,適婚女性外流率要高于男性,再加上當年新生兒性別比本來就男性畸高,從而令男性競爭的態勢更加惡化?;橐鍪袌鐾瑯幼裱┎粦?、價格上升的邏輯,這就是高價彩禮的由來。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甘肅省多個部門聯合發布婚俗改革倡議書反對“高價彩禮”,“每個家庭……多換位思考,多體諒對方家庭的難處,不以犧牲兒女的幸福為代價索要高價彩禮”。
彩禮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現象。
在東部沿海及諸多大中城市,彩禮已總體上不是一個大問題,要么沒有或基本沒有彩禮,要么就是象征性的,要么夫家給的彩禮再以嫁妝的形式(往往還會加多一些)返還給小家庭,作為新家的啟動資金。
這一新風俗的背后,是這些地方經濟文化比較發達,適婚男女比例比較均衡。甚至在某些大城市適婚女性多于男性,因而出現了一個奇觀:這些地方的女性愿意向婚介所或在線婚戀網站付費,以找到心儀男子。
但在小城鎮、農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的這些地方,“高價彩禮”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適婚女性處于“賣方市場”的優勢地位,男性為了結婚,要向女方或女方家庭支付高額彩禮,還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