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家長帶4個孩子野山受困:如何正確對待探索性戶外活動?丨快評
得尊重大家冒險、探險、探索野趣、探索極限甚至在別人看來是“作死”的權利,這既是正當需求,也是基本權利。但要自負其責,對這類活動的風險與后果要有清醒的認識,預判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家庭經濟能否承受,最好買好相應的商業保險,在出發前要備好衣食、各種工具護具,與同好組成比較專業的團隊,并備好各種救援組織的聯系方式。
責任編輯:辛省志
2022年10月6-7日,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進行一起深夜山野救援,6個大人帶著4個孩子被困野山,在寒風中度過了一整夜,最小的只有6歲。10人當天上午11點多開始爬山,直到晚上8點多被困,至少走了9個小時、15公里的山路。一位6歲孩子的父親說,孩子一路都是自己走,危險的地方則由他帶著走。
據藍天隊員介紹:“家長帶著孩子爬野山的情況不少見,迄今為止,房山藍天救援隊救援過最小的‘爬山愛好者’是4歲,最后是被藍天隊員背下山的?!?/p>
隨著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階層群體興起與壯大,運動健身及精神性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戶外活動剛好是兩者的結合,一則可鍛煉健身,二則可親近大自然、領略城市日常生活領略不到的風景與野趣。大部分戶外活動比較安全,走開發過或成熟的路線,遇到狀況前后都有人幫襯。但小部分戶外活動就不一樣了,已非常接近探險或極限運動。
上述爬野山,不走尋常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