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下車” ?非洲為何成大國新博弈場
俄、美、歐三方齊聚非洲大陸,凸顯“對非洲大陸的影響力爭奪戰”正在愈演愈烈。
責任編輯:姚憶江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近日,聯合國與非盟等組織宣布,成立薩赫勒地區安全與發展問題獨立高級別小組,以有效評估該地區局勢,并推動國際社會應對該地區面臨的復雜挑戰。
一個多月前,巴黎時間2022年8月15日下午1時,法國駐扎在馬里的“新月形沙丘”行動最后一支部隊離開。
而就在法國完成撤軍當天,馬里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阿卜杜拉耶·迪奧普致信聯合國安理會,指責法國向馬里當地的恐怖組織“提供支持”,并要求召開緊急會議,以終止法國的“侵略行為”。路透社稱,這封信函似乎意味著,近年來馬里與法國愈發緊張的關系已經降至一個新低點。
2014年,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正式啟動“新月形沙丘”行動,數千名軍人攜帶重型裝備浩浩蕩蕩進入薩赫勒地區。在高峰時期,該行動一度在此部署了5100名人員。
如今8年過去,“新月形沙丘”行動徹底宣告結束,局面卻變得諷刺。
2022年2月,當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宣布從馬里撤軍時,法國的形象早已從“救世主”淪為“入侵者”,馬里軍政府指責巴黎是萬惡之源。馬里首都巴馬科的街頭,時常出現反法示威,甚至有人高舉俄羅斯國旗,要求“趕走法國,引入俄羅斯”。
法國《世界報》網站7月26日報道稱,法國被迫從馬里撤軍,但俄羅斯與馬里的感情則快速升溫,俄非關系處于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拜登政府高調推出新撒哈拉以南非洲戰略,加速構建21世紀美國與非洲新關系。
當下,非洲再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越反越恐
2012年,馬里發生政變。在馬里政府請求下,2013年1月,法國發起“藪貓行動”,成功幫助馬里收復失地,恢復國土完整。
“藪貓行動”輕易告捷,似乎給予法國極大信心。
2014年8月,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正式發起“新月形沙丘”行動,出兵薩赫勒地區,與馬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