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遺志 砥礪奮進 記中國民營口腔奠基人張舉之教授
2022年10月7日凌晨4點,我國著名口腔醫學教育家、口腔醫學管理專家、口腔內科牙周病學專家,碩士生導師,博士指導小組成員,原四川醫學院口腔醫學系主任、口腔內科學教研室主任、衛生部口腔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四川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院長張舉之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96歲。
張舉之教授為中國口腔醫學事業嘔心瀝血,奉獻了畢生精力。他是中國民營口腔的先驅者實踐者,是口腔行業孜孜不倦的奮斗者,作為亞非牙科的創始人,他為建立并發展享譽全國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典范作出了杰出貢獻。
他是中國民營口腔的先驅者
1988年,在中國改革開放伊始,深感當時醫療資源缺乏,民眾就醫困難的張舉之教授,憑借超人的智慧、膽識和敏銳的眼光,創辦了最早的中國民營口腔“亞非牙科”,那個年代,正規學校畢業的醫生開牙科診所幾乎為零。
張舉之教授,這位始終堅守臨床研究和教育一線的專家學者,引領中國民營口腔行業蹣跚起步。他倡導術業有專攻,醫學教育和醫療技術的累積需要更長時間,知識技術應該開放共享,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于是,在張舉之教授的推動下,亞非牙科頻繁舉辦各類培訓班,將傳單分發至各個私人診所,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口腔從業者前來學習,不遺余力地熱情邀請國內外同行參與會議,如德國ZL、Bredent公司來講附著體、Kava公司來講技工設備、Dentsplay公司來講新樹脂的應用等。張教授用高瞻遠矚的視角、海納百川的胸懷贏得了同行的高度贊賞和崇敬,而亞非牙科也以這種方式一舉成名,不僅彌補了中國口腔醫療從業人數的不足和“看牙難”的局面,更是極大推動了口腔行業新技術的應用。
如今,這些曾經受益于張舉之、夫人周秀坤教授手把手教誨的學徒們,或已經成為知名度頗高的正畸醫生,或已是自開診所的老板,或成為自營口腔技工制作所的掌門人。
張教授在美國的學生毛渝,正是在張老師的鼓舞,毅然決然辭去在美國口腔全科住院醫指導老師的身份,選擇了獨立行醫,從此走上了口腔全科自主臨床醫療服務的道路。毛渝說,二十多年來,雖然依舊只經營著一家小小的診所,但一直樂此不疲,體驗到了口腔全科臨床醫療的回旋空間和跨界合作服務的質感,更深刻理解了張教授當年教導的“自主行醫,把握整體時,一定能有深層感知和全方位認識”的含義。
上世紀90年代來亞非牙科取經學習的全國口腔從業者絡繹不絕。
他是口腔行業孜孜不倦的奮斗者
張舉之教授以高尚情操,行仁愛之術。他潛心科研,探索終生,一直致力于牙周疾病診療的研究。他將我國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牙周病治療手段巧妙結合,通過系列基礎與理論研究,研發出唯一收錄于《中國藥典》的口腔類中成藥“補腎固齒丸”,相關研究成果于1985年榮獲四川省重大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1996年、2006年兩次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評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2002年被中國藥文化研究會、醫藥保健品知名企業及產品形象展示活動組委會授以“知名產品”榮譽,并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其研究成果獲得國內外專家一致認可。由于張舉之教授在醫療衛生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他于1992年起享受國家特殊貢獻專家津貼;被評為“四川名醫”。
此外,張舉之教授和周秀坤教授于在相繼退休后,依然奮斗在臨床一線,時刻關心、指導和支持著口腔事業的發展。學生毛渝回憶道:“當他從院長的位置上退下后,并未像我們大家想象的那樣,接受高位閑職的安排。而是轉身入海,與夫人周秀坤老師及家人一起,從零開始,創建了以口腔全科醫療服務為特色的民營牙科診所,事業蒸蒸日上。在那個民營口腔事業和口腔全科醫療服務在全國還處于起步探索的歲月,張老師和周老師及家人,把他們以口腔全科服務為特色的診所推向了極至,成為了當時成都、四川、乃至全國民營口腔的亮麗品牌與標桿?!?/p>
不得不說,亞非牙科作為凝聚著張舉之和周秀坤教授全部心血的醫療機構,之所以能聲名鶴起,更離不開他們晚年的全部心血,更離不開他們始終無私無畏地把知識、技術普及給同仁,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張舉之與周秀坤教授合影
他是亞非牙科的奠基人
“亞非牙科要前進,絕不能固步自封,要放眼世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要加強自身建設,建立起一個對企業前途有共識,講誠信,能精誠團結的高層管理核心。做到有口皆碑,名垂千古的一流牙科才是我們的目的?!?021年,在張教授親筆寫下的亞非牙科發展史中,講述了他對亞非牙科的期望,也彰示了亞非牙科之所以能屹立于中國民營口腔市場34年不倒的原因所在。
1995年后,當成都的私人牙科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的時候,亞非牙科由于成立早、經營規范而聲名鵲起,仍是同業中的排頭兵、佼佼者。因業務的繁忙,亞非牙科召回張舉之教授的長子張曉非來擔任經理工作,開展境內外的營銷,從此開啟了張曉非與亞非牙科的不解之緣。張曉非利用自己外語優勢,積極引進新材和新設備,購進了不少在當時都鮮為人知的高檔義齒加工設備和材料,使亞非牙科的技工所制作在國內外均獲得了穩定的客戶源。
與此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口腔醫療的需求日益強烈,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作坊式的口腔經營和管理模式已日益不相適應。張舉之的女兒張亞菲決心擇地另建,選面積更大的場所,選用更嚴格的制度管理,走公司化的現代經營模式,造就了亞非牙科新的飛躍式發展。
95歲的張舉之教授在亞非牙科。
當今,中國的牙科診所幾乎遍布大街小巷,大小規模不一,競爭異常激烈。不少投資家看好牙科這個企業,不惜巨資要在成都打造醫療、器材、保險一條鏈的龍頭企業,和數以百計的連鎖診所。
對此,張舉之親筆寫下他的感言與教誨:
“亞非牙科要有定力,確信自己的服務宗旨愛潤人間不動搖,確守自己的服務人群為中高端患者不移位,確行不惜成本引進現代醫療科技,提高醫療質量,讓病人獲得最佳醫療效果,確保醫療服務精益求精,讓病人滿意的口碑不褪色;亞非牙科要前進,絕不能固步自封,要放眼世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要加強自身建設,建立起一個對企業前途有共識、講誠信、能精誠團結的高層管理核心;把亞非牙科做精細、做到極致、做到有口皆碑?!?/p>
愿我們都能像張舉之教授那樣,待人低調真誠,處事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