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方式不同,結果大不一樣
一項基于德國家庭數據的研究發現,伴侶關系破裂后,主動分手還是被動分手,結果大不一樣。相比主動分手的人,被動分手的人總體上要用更長的時間來完全恢復。長遠地看,雙方在幸福感、家庭關系、社會關系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可能將經歷不同的人生軌跡。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研究表明,無論是主動提出分手還是被動分手,伴侶關系的終結對人生活狀態的改變都是巨大的。
無論是否已結婚領證,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人走到要分手的地步時,所要面對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經通過美好記憶和日復一日的陪伴所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歸屬感,要再度剝離,這個過程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心理、生理和社會性的結果。尤其是考慮到分手通常是由伴侶中的一方先提出的,相比先提者已有所準備,被動分手的一方可能要經歷更多心理挑戰。但究竟兩者在后續遭遇上會有什么區別,相關問題一直以來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
最近,一項基于德國家庭數據的研究發現,伴侶關系破裂后,主動分手還是被動分手,結果大不一樣。從長遠來看,雙方在主觀幸福感、家庭關系、社會關系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可能將經歷不同的人生軌跡。
不同的V形幸福曲線
從分手前后的變化來看,主動分手的人的生活滿意度從分手之前就開始顯著下降了,分手之后,經過一小段時間低谷期,然后明顯升高,增幅超過以前下降的幅度。相較而言,被動分手的人雖然也會經歷類似的V形曲線,但分手之前總體上是平穩的。然而,伴隨著分手事件的發生,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劇烈下墜,在很短的時間內降到一個低谷。此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滿意度雖有所改善,但在接近兩年的時間里都不及分手前的水平,總體上相比主動分手的人來說,要用更長的時間來完全恢復。這一研究2022年6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分手并不必然對每個牽涉在內的人來說都是負面事件,也可能是積極的?!瘪R斯特里赫特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馬克斯·布呂寧(Max Brüning)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并不是說分手的人就不想要一個幸福的婚姻,而是說,他們已經認為和前伴侶繼續維持一段幸福的婚姻是不可能了。那些主動提出分手的人,通常在分手之前就對他們的生活不滿意了。事實上,分手之后他們感覺更幸福。相反,那些被前任拋棄的人通常會經歷一段嚴重不適應的時期。然而,即便是他們,從長期來看,幾年后生活滿意度也會恢復到最初的水平?!?/p>
與生活滿意度類似,在抑郁這一心理指標上,主動分手和被動分手的人,經歷也不一樣。主動分手的人在分手之前抑郁水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