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毛孔都是張愛玲、每一次呼吸都與之相關”丨記者手記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李屾淼
相關報道詳見《黃心村:張愛玲來到香港之后》
今天不是要講愛情故事,普通的男歡女愛似乎也沒有太多傳頌的價值。思念成災又如何,為你摘星寫詩又怎樣,都很難撇清自我感動和自我表現。
清幽的人提出了更貼己的說法,成為橡樹,站在你的高度,看你所看,想你所想,走你走過的路,感受你的感受,補充你來不及說明的,完成你沒機會探索的——這可能是一個人類愿意且能夠為另一個人類付出的最極致情感。要是其中還不摻雜荷爾蒙的沖動,就更令旁人動容。
在港大教授黃心村的身上,我常常被這樣的純粹擊中。
過去兩年,她全心扎進張愛玲于港大及其整個香港歲月的研究,在《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一書里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