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醫療服務打了F”,美國醫療改革依舊舉步維艱
“在沒有醫療保險制度前,普通美國人看病要花費100美元。有了政府的醫療保險后,看同樣的病則需要1000美元,只是醫療保險賬單能夠報銷900美元?!?br />
三大領域已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美國醫學會(AMA)、美國醫院協會(AHA)、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商協會(PhRMA)歷史悠久,多次成功瓦解各種試圖縮減醫療費用的政策努力。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于冬
2022年8月,美國紐約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準備注射猴痘疫苗。猴痘、新冠肺炎等加劇了美國醫療資源的緊張局面。
美國在醫學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是諾貝爾醫學獎等領域的“領頭羊”。當前,美國的年均醫療保健支出在3.6萬億美元左右,相當于其軍費開支的5倍,更是超過其盟友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不過,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與非營利醫療費用研究機構“西區健康”(West Health)最新的聯合民調顯示,近一半的受訪者給美國醫療體系的評分為“差或不及格”。
“看病貴”“就診難”與醫學畢業生“就業難”
“我給醫療服務打了F(不及格)?!币幻麃碜再e夕法尼亞州的民調受訪者格斯(Guss)說,她患有哮喘病,僅一次掛號費就要40美元,醫院更是報出5000多美元的“天價”藥費。
但在商業醫療保險公司跟醫院討價還價后,格斯個人只需支付大約200美元。
幾乎同時,在斯坦福大學醫院接受心臟手術5天后,中國留學生葛旭也收到了醫院的電子賬單,幾項累計標價為165萬美元。
同樣,她個人只需要支付其中的1.05%,其余由商業醫療保險公司支付。但她想拔掉智齒只能回中國做手術:在美國,拔掉一顆智齒至少需要1500美元,醫療保險并不支付這一筆費用。
美國的醫療保險系統條塊分割、關系復雜,相同的手術在不同州、不同的醫院花費可能完全不同。其中,診斷費、檢測費、手術費以及麻醉費分屬不同的財務計賬系統,以上各環節工作人員提供原始報價后,再由患者的醫保公司進行討價還價,醫院最后將賬單郵寄給患者。
“看病貴”也引起美國民眾普遍的不滿。在蓋洛普的上述聯合民調中,高達72%、78%的美國人給醫療費用評分為“差”或“不及格”。
多數醫療費用由保險公司埋單,所以,更讓美國民眾惱火的是“掛號難”“看病難”。生活在紐約多年的華裔楊先生說,他在一個多月前成功約到一名眼科醫生。但就醫前夕,他接到診所助理的電話稱因為醫生休假“就診取消”。
如今,楊先生又開始了繁瑣的電話預約和漫長的等待。在社交媒體上,美國民眾各種對“看病難”的吐槽就像一部部諷刺劇。
“很遺憾,我們只能給你預約到一個星期后門診?!币幻蜷蠙烨蚴軅哪凶拥玫结t院的回復。這時候,他的鼻子和腦袋依舊在流血。
美國的醫療績效長期以來備受詬病,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超過18%,其人均預期壽命在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位居倒數第二。2020財年,它在醫療衛生上的開支接近3.6萬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7%。
于是,不少美國民眾質疑巨額財政支出流向了哪里。從美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醫療保險支出2.1萬億美元,占醫療總開支的58%;醫院、醫生及助理費用為8000億美元,占醫療總開支的22%;藥物費用5400億美元,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有晴 校對:星歌 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