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推進美麗河湖建設”

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水環境理化指標已與中等發達國家相當。但水生態環境保護還有不少明顯短板,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按照“三水統籌”的思路,力爭在“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上實現突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力爭在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要做到既堅守底線,又考慮行業發展實際,合理設置過渡期,發揮標準引導和倒逼作用,努力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 (受訪者供圖/圖)

過去十年,我國水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2021年,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國控斷面比例為84.9%,比2012年提高了23.3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2%,比2012年降低了9.7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我們初步交出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但治水任重道遠,面源污染、水生態失衡、生態用水不足等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張波介紹,新時期水生態環境保護將由過去以污染治理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轉變(以下簡稱“三水統籌”)。并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而是將工作重心放在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提升質效上,力爭在若干難點和關鍵環節上實現突破。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水生態環境保護要打好“組合拳”

南方周末: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水生態環境保護做了重要闡釋,如何理解其含義?

張波: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全國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宏觀層面,要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確把握保護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按照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水生態環境,堅決守住水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不斷提高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著力構建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格局。

工作層面,一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等攻堅戰;二是著力推動新時期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流域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轉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力爭在“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上實現突破;三是著力提升水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建立更加精準、科學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木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