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應對氣候變化,依靠的是落實,而不是口號”
未來五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要牢牢把握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進一步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中方期待能與各方一起,將COP27打造成以“落實”為主題,以適應氣候變化和氣候資金為成果亮點的大會。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
干旱、洪災、最熱夏天……2022年,全球極端氣候事件似乎正變得愈發頻繁,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
十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已被擺上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等內容。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見證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十年歷程,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也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即將于2022年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李高表示,中方期待與各方一道,將COP27打造成以“落實”為主題,以適應氣候變化和氣候資金為亮點的大會。
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
南方周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如何落實這些要求?
李高:首先,要加強統籌。堅持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應對氣候變化。堅持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培育綠色低碳新動能。推動落實“十四五”碳強度目標任務,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要堅持系統觀念。注重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整體和局部的關系,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要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牢牢把握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加快推進新履約周期相關工作。持續健全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進一步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要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的應對氣候變化宣傳,倡導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加強“雙碳”專業人才培養,推動綠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