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成就與敗筆

吳敬梓有他的理想,也有他的失望和矛盾,他的偉大也正在這里。如果他熱衷于開列救世的藥方,一味信心滿滿,那恐怕就做不成諷刺小說家了。

(本文首發于2022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合肥安徽名人館中的吳敬梓雕塑。 (CFP/圖)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有四大名著:三國(《三國志演義》)、水滸(《水滸傳》)、西游(《西游記》)、紅樓(《紅樓夢》),此外還有一部《儒林外史》也很了不起,卻未能并稱五大名著。

此中的原因,魯迅有過一個解釋,他說:“中國確也在盛行著《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但這是為了社會還有三國氣和水滸氣的緣故?!度辶滞馐贰纷髡叩氖侄魏螄L在羅貫中下,然而留學生漫天塞地以來,這部書就好像不永久,也不偉大了。偉大也要有人懂?!保?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TKaiti;">《且介亭雜文二集·葉紫作〈豐收〉序》)這是從讀者所處的環境來立論的,自然很有些道理,但《儒林外史》本身是不是也有點什么弱點,使得它不足以同四大名著站在同一高度上呢?

我們要找外因,也要研究內因——內因可能更重要。

這里內因大約在于吳敬梓(1701-1754)的《儒林外史》一書確有明顯的弱點:這就是小說的前面一大半非常精彩,而其后的一小半相對松勁,一般讀者甚至難以按部就班地讀完,而往往采取跳躍式前進的模式。

《儒林外史》是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其鋒芒主要指向兩點:一是當時儒林諸公奉若神明而其實沒有什么意思的八股文,二是他們一門心思希望通過科舉考試爬上高層去以便享受富貴榮華的庸俗思想。

科舉正途出身,然后就一帆風順的翰林院編修魯老爺說:“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第十一回《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薦賢士》)資深八股文選家衛體善說:“文章是代圣賢立言,有個一定的規矩,比不得那些雜覽,可以隨手亂做的?!薄爸骺贾谐鲆话袢藖?,也有合法的,也有僥幸的,必定要經我們選家批了出來,這篇就是傳文了。若是這一科無可入選,只叫做沒有文章!”(第十八回《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會潘三》)這些見解在那個時代,在科舉應試及其貼身外圍的圈子里,都是至理名言,他們講得如此生動透徹,看得出是此中的既得利益分子——但因此也就是吳敬梓最看不起的“偽儒”。

小說開宗明義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櫽括全文》以一首調寄《蝶戀花》的詞開篇,其中有句云:“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边@正是全書的點題之筆。

這一回講“名流”王冕的故事:他七歲喪父,替人家放牛,靠自學成才,通過艱苦努力終于成為知識淵博且擅長畫沒骨花卉的一方名人;在家孝敬寡母,全無功名富貴的妄念。后來朝廷征他出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大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