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活化石”:百年滇越鐵路上的人與事

曾被稱為“世界第三大人類工程”的百年滇越鐵路,不僅是目前唯一仍在運行的窄軌鐵路,也是歷史與人文的“活化石”。這些沿途拍攝的圖片,講述著生動的人與事,傳遞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責任編輯:馮飛

開遠小龍潭站附近,滇越鐵路退休職工楊文華習慣每天傍晚時分提著鳥籠沿著鐵軌散步。2009年 (王牧/圖)

遙想2009年,我第一次來云南紅河州開遠的小龍潭花橋拍攝,遇到了退休的滇越鐵路職工楊文華,當時他正提著鳥籠在鐵路上散步,夕陽下這個充滿象征意味的場景簡直就是百年滇越鐵路的一個縮影。

昆明北站到王家營的列車里,列車員帶著自己養的鳥一起上班。2016年

王家營返回昆明北站早班通勤列車上的乘客。2009年 (王牧/圖)

王家營車站站臺。2016年 (王牧/圖)

廣為流傳的“云南十八怪”中的一句“火車沒有汽車快”,指的就是滇越鐵路。鐵路全長859公里,其中滇段(又稱為昆河鐵路)465公里、越段394公里。滇段工程要比越段要復雜得多,為了適應山道、河流、陡坡,軌距設計為一米,比準軌鐵路窄,俗稱“窄軌鐵路”或“米軌鐵路”。險和慢,是滇越鐵路的特點,而旖旎風光也正因此附麗。它是人類工程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充滿智慧,也耗散太多血汗、生命。始建于19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