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吳道聞:“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雖然煤電傳統上被人們認為“不夠綠色”,但在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時,仍需要充分發揮煤電的調節和兜底保障作用。配建一定規模的清潔高效煤電,對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更好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研究制定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加強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固體廢物、畜禽污染等的協同控制,探索構建協同控制框架體系。積極推動將石化行業碳排放評價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達成“雙碳”目標不能靠一味壓減排放,還需要攻關綠色低碳技術。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1年7月12日,廣東省陽江市,三峽沙扒海上風電施工現場,全球首臺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正在安裝。 (視覺中國/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2020年以來,全國多省在夏季和冬季用電高峰期間出現“限電”現象。廣東省一方面要保障能源安全,一方面要實現率先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其能源供應和產業轉型升級之路或可供借鑒。

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記者就廣東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專訪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吳道聞。吳道聞指出,廣東省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以占全國約7%的能耗和5%的碳排放支撐了全國10.9%的經濟總量,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基本形成多元化能源供應格局

南方周末:相比一些能源大省,廣東省的傳統能源稟賦稍顯不足,而經濟規模又在全國首屈一指。近年來,廣東為保障能源安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吳道聞: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多元化能源供應格局。這主要依靠廣東省在新能源領域努力“開源”、推動傳統能源高效利用,并積極開拓省外天然氣和電力送粵。

在核電方面,全省累計建成投產核電機組14臺,裝機容量1614萬千瓦,約占全國的31.6%,居全國第一。后續積極推動核電安全有序滾動發展。

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笆濉币詠?,廣東省海上風電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已建成投產21個項目,總裝機容量約651萬千瓦,居全國第二位,全省光伏發電裝機約1236萬千瓦。推進天然氣主干管道、LNG接收站及儲氣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天然氣主干管道已通達21個地市,LNG接收站及儲氣設施已建成6座,規模居于全國前列。積極擴大省外清潔電力送粵規模,西電東送(送端)最大能力達4508萬千瓦。

要想更好地利用風、光等清潔能源,儲能是關鍵,因此我們也在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梅州蓄能、陽江蓄能已于2022年上半年全部投產,全省累計建成投產抽水蓄能電站6座,裝機容量968萬千瓦,居全國第一。

同時,我們也力圖做好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方面的工作?!笆濉币詠砣∫烟蕴P?;痣娐浜螽a能450萬千瓦,全面完成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不含W型火焰鍋爐和循環流花床鍋爐)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南方周末:剛才提到,廣東的海上風電發展很快,海上風電開發和運維的成本較陸上風電高,廣東在這方面已經取得哪些經驗?海上風電建設在未來會否面臨一定瓶頸?

吳道聞:廣東省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其開采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