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報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家長,屬于有病亂投醫”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不建議普通家長參加。好的家庭教育指導應該是家長在不同階段參與到不同社會組織的培訓中去,如準父母參與衛健部門的準父母學堂?!?br />
“對于一些出現障礙的兒童,需要多學科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家庭教育指導只是一個方面,甚至只是輔助性的,不能夸大家庭教育指導的價值與功能?!?/blockquote>責任編輯:譚暢
一項誕生不久的新職業,國家標準仍在制定中,市面上的培訓已經層出不窮。(詳見相關報道《家庭教育指導師“虛火”:培訓火爆、證書井噴、標準未明》)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孫云曉發現,許多“非常焦慮”的家長參加了培訓,由此可見“這個社會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渴求的狀態”。
然而,焦慮的家長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也許與這項職業的本意相去甚遠。
誰能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哪里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師?對教育子女感到焦慮的家長,應該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嗎?針對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評審專家組組長孫云曉、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殷飛。
孫云曉(左)、殷飛(右)。
從一類崗位到一種職業
南方周末:2022年6月,人社部向社會公示家庭教育指導師等18個新職業,并納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職業新在何處?
孫云曉:早在2007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就受人社部委托,做家庭教育指導的崗位培訓。(對這個崗位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這一次是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和各研究機構共同推動,申報成新職業。2021年10月頒布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在立法層面推動了進程,它要求社會各方都要關心支持家庭教育,對職業申報起了決定性作用。
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讓“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一個職業出現,是前所未有的。它把一類綜合性的崗位變成了一個職業。因為家庭教育指導師牽扯到很多方面,生理、心理、教育、社會,比較綜合,所以難度就特別大。
殷飛:這一職業是社會對家庭教育指導需求的直觀體現。家庭教育指導嚴格意義上是一個領域,范圍較廣:有集體指導的授課,即家庭教育講師,而家庭教育的內容龐雜,涉及兒童心理、家庭建設、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