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旱災,除了主觀能動性,我們還需要什么丨記者手記

在抗旱過程中,找水的找水,送水的送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民群眾適應環境能力很強,他們最不缺的特質,就是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這些主觀能動性甚至于太過強烈,強烈到讓人心疼。

責任編輯:何海寧

南方周末記者在9月采訪時,江西省一村莊有8個消防車送水的點位,每個點位能保障十余戶村民的用水。(受訪者供圖/圖)

相關報道詳見《汛期供水保衛戰:“這次旱災給了我們一個教訓”》

當操作《汛期供水保衛戰》這篇報道的時候,從一開始,我們就計劃把關注點放在旱災對群眾飲用水的影響上。

已經持續數月的南方旱情,已經惡化到威脅飲用水安全的程度,直至目前也無較為可觀的好轉。我們也感到非常震驚,原本以為只存在于個別偏遠山村的零星現象,實際上只要稍作梳理便可發現,在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區域,均出現較大面積的飲用水短缺問題。小到幾個村子沒水喝,大到一個鄉鎮河干井枯,甚至在湖南、重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