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研究基地專家:如何分級干預罪錯未成年人?丨法眼

編者按:

“2018年至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3.2萬人,年均上升6.1%?!?br />
2022年10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在京召開,最高檢檢察長張軍作了開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總結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續上升;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和保護責任尚待充分落實。

在改進措施中,最高檢提出,要深入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能動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推動完善涉案未成年人分級預防、干預、矯治體系。

對有罪錯的未成年人實行分級干預,學界已呼吁多年,此前一些地方已開始嘗試,但深入推進并不容易。推進這項工作有什么意義,難點又在哪里? 南方周末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研究基地(北師大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挺撰寫文章,探討這一問題。
與單純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相比,分級干預是一種系統應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治本之策。

目前全國僅有110多所專門學校,9個省份沒有專門學校,收生范圍還受地域限制,分級干預可能面臨“無??扇ァ钡木骄?。

責任編輯:錢昊平

國內一些地方已嘗試對有罪錯的未成年人實行分級干預。 (人民視覺/圖)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幾年前,大連13歲男孩殺害女童案等幾起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的極端案件引爆了公眾和輿論的關注,并進而引發了有關我國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該下調的全民大討論。

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對少數嚴重暴力犯罪個別化下調刑事責任年齡至12歲的方式為這場大討論劃上了階段性的句號。

與此同時,相對缺乏關注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在同一天通過了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初步構建了我國的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制度,該法第二條開宗明義指出:“堅持預防為主、提前干預,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及時進行分級預防、干預和矯治?!?nbsp;

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設置輕重不同、各有側重并梯級銜接的教育矯治措施體系,在具體案件中為實施不同嚴重程度的罪錯行為且個體情況不同的未成年人選擇與其個人情況和行為嚴重程度最為匹配的教育矯治措施,以幫助罪錯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的制度。

從域外的經驗來看,雖然名稱不同,但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分級干預實際上是各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核心所在,也是未成年人司法區別于成年人司法的關鍵特征。與單純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相比,分級干預是一種系統應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治本之策。

惡化之前設置“防洪堤”

分級干預首先是為了實現提前干預。

下調刑事責任年齡,雖然回應了民眾對于社會安全和公平正義的呼聲,但僅僅依靠事后的刑罰手段并不能根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問題,仍然需要進行事前的源頭治理,而分級干預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