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現代性沖擊的鄉土社會,需要一位道德榜樣 | 記者手記
在一個遭遇現代性沖擊的社會中,“好人”總會被不斷地審視,并常常招致非議。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9月29日,湖南醴陵市王仙鎮,在國道指揮交通的湯其雪。
相關報道詳見:《失去兩名學生后,一位小學老師到國道執勤16年》
跟在退休小學老師湯其雪身后漫步,很容易收獲這樣一種認知,旁人親密無間的問候統統歸屬湯老師,面對陌生的贊美,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位不知所措的秘書。
還好,適應來自王仙鎮居民的贊美并不需要太多時間,在采訪的過程中,我一度因為能跟在湯其雪的身后,而不是作為一個記錄者而倍感自豪。
贊美不僅僅會影響采訪時的心情,太多的贊美更容易讓寫作者失去方向,陷入另一種空洞之中。比如,一種最讓人困擾的情況是,所有圍繞主角的采訪對象,只會一個勁兒地夸某人是好人,但說不出某種細微的“好”,更無法表達一個多面的、立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