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莫康孫:他成就了廣告,廣告成就了他

編者按:

什么是抄襲,什么是借鑒?花大價錢的廣告貴在哪里?廣告的生產工具,四十年來發生了什么變化?莫康孫,在廣告圈鼎鼎大名。對于這些年能在行業中安身立命,他說自己感到知足而幸運。
一個廣告的橫空出世需要什么?他是莫康孫,入行48年的“創意常青樹”。

馬馬也創始人&CEO莫康孫。(受訪者供圖/圖)

生于中國澳門,入行48年,先后多次為戛納、卡利奧、紐約以及亞太區各大廣告節擔當評委,這些經歷并不能簡單概括莫康孫。

自1974年畢業于香港嶺南大學外文系(同時獲得香港大一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與插畫文憑),莫康孫便踏入廣告行業,其中有36年他都在國際廣告公司麥肯光明任職(同時出了本行業寶書《老莫煲湯》),而當他好不容易退休,他立刻又創辦一家叫“馬馬也”的創意熱店——還是做廣告的。

這樣一個資深的廣告創意人,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對工作的嚴格要求,位居高位時仍保有謙遜與溫和的文人氣質,被業內譽為“創意常青樹”。

莫康孫經歷過廣告公司參賽用膠卷遞交影視作品的年代,這些年幾經香港、新加坡、臺北、紐約、北京、廣州、上海多地,時至今日他家里還藏有成百上千的膠片。但他說自己對膠卷沒有情懷,只剩下情感,“科技演進是必然的過程,我們擁抱科技帶來的便捷”。

創意,要花多少錢?

南方周末:在麥肯光明任董事長時,你多次參與完成央視春晚公益廣告短片。其中2013年《回家篇》的拍攝,據當年報道動用了2000名群眾演員。這種為了幾分鐘畫面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方式是否適用于今天?

莫康孫:我們當初計劃拍攝的是春運時在火車站售票的鏡頭,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使用新聞片段,另一個是請大量演員實地拍攝。最后在導演的堅持下,我們選擇了演員拍攝。

這個選擇沒有對和錯,也沒有說絕對的好與壞。導演在腦袋里會處理每一個故事的情景,他有百分百的掌控。后來他決定在自己能夠控制的預算里,堅持用群眾演員組織這樣一個場面。整個廣告片有八個地方要拍攝(編者注:拍攝地歷經非洲西岸與中國貴州、福建、黑龍江、上海、臺北等地),在預算之內能夠完成的話我們都愿意實拍,讓它變成一個很完美的作品。

如果今天拍攝一個廣告,我的預算只有一百萬,這樣的場面肯定是沒辦法實現的。

從個人角度出發,如果這個場景只作為瞬間回憶,或是一秒、半秒的短鏡頭,我可能會傾向用一些比較巧妙、不勞民傷財的方式。但如果這個情節有很多鏡頭,要有情緒的交代,也有現場的設置,甚至聲音要能夠聽得出一千人、幾千人,就比較講究實拍、實際錄音。

央視春晚公益廣告《回家篇》截圖。(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從業至今,你遇到花費最大的廣告是什么?

莫康孫:這沒什么可比性。

我1981年底進入麥肯,1982年參與拍攝一個香煙視頻廣告——現在這個品類很少有廣告片了,當年預算可以說是極為豐厚,花費四百萬。40年前的四百萬,等于今天多少錢?我不知道。那是天價了,估計今天也不可能有這種預算。就說四千萬——我覺得肯定不止,四千萬可以拍一個不需要太多外景、演員的兩小時電影了。

因為當時要去美國拍攝,要去好幾個地方,而且那時候還用膠卷,所以拍攝時間比較長,拍攝成本也會高。今天不一樣,有可能你發現拍廣告片,在海外比在上海拍攝還便宜。時代在改變,科技進步同時創造了很多方便,競爭也激烈,所以很多年輕導演更愿意用更低的成本完成他們希望拍的片子。

南方周末:2018年馬馬也曾參與一次關于付費比稿的聯合聲明。你們現在對付費比稿的態度有變化嗎?

莫康孫:創意除了用腦袋,也是體力勞動,大家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是一種成本,而且每個人有各自的生活經濟壓力需要承擔。比稿收合理的費用能滿足創意人最基本的溫飽條件,才能更好地讓他們在專業領域付出才華,公司才能產生良好的運營效果。

如果一個項目、一家企業公開招標,有一些很夸張的可能會招10家20家公司,那代表你要是贏了,是10%的機會、5%的機會。這種形式的比稿,大部分不會提供比稿費??梢韵胂?,每一家公司在這種沒有保障的前提下要想:我是不是那么幸運呢?能夠在10個20個隊伍里面被挑到。這是心理上一個極大的挑戰。

付費比稿的聲明不只是在喊“我們要收比稿費”那么簡單,也是在篩選有誠意的客戶、品牌方。

南方周末:近年全球疫情的發展給廣告創意行業帶來了什么影響?廣告的成本變高了嗎?

莫康孫:廣告總是依附于品牌和產品,品牌、產品受到影響,廣告傳播行業也會隨之變化。有品牌方的銷售受到疫情影響,減少各種預算,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它們還愿意投廣告,必然要想一些成本低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互聯網或手機上面的傳播,更多地取代線下的傳播項目,但這沒有導致廣告成本增加,有時候反而會降低。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不能實地到外地拍攝,要線上跟各方的攝影師、導演、演員溝通,遠程地把控拍攝,并不會影響品質。

過去一些特定行業的廣告,供應商喜歡選擇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這些海外的導演和攝影師,但這幾年會把很多機會給中國本土的專業的導演、攝影師、制片公司,好作品還是源源不斷的。

南方周末:通過抬高預算、成本可以保護創意嗎?

莫康孫:每一個行業都不容易??傮w來說,有時候看到自己還能堅持,還能活著,已經覺得蠻幸運。

能吃得飽,有一定營養的保證,然后也吃得開開心心,我們的心態就是這樣。應該是爭取做一些有創意的東西,但不一定是往增加成本的方向。能在低成本預算下出好的作品,也是一種挑戰。

廣告,是如何誕生的?

南方周末:1980年代雀巢咖啡的廣告語“味道好極了”,創作歷程是什么?

莫康孫:我現在跟當時的客戶總監聊起,彼此都記不起這句話是怎么來的,是誰寫的?還是寫了改了又再改,另外一個人寫的?

這充分體現廣告絕大部分是集體的勞動,是共創。包括客戶在內,是很多人成就了這個事情,而不是個人,甚至不是一家公司。

南方周末:2017年央視春晚公益廣告《新春·新愿》,要讓熊貓拼出一個“?!弊?,這個鏡頭拍了一百多條。為什么不用電腦特效,而用真熊貓?

莫康孫:國寶肯定要用真的。這是一個寫實的、多情節、多畫面的春節賀歲片,如果中間用數字化或者動漫化的手法處理,就有點“跳”了,不真實也不協調。

熊貓拍攝很不容易。因為每一只寶貝都有一個人侍候,好像保姆帶嬰兒一樣,一個嬰兒要有一個保姆。我們拍攝的時候,連碰都不能碰熊貓,只能把我們的想法跟管理人員要求,通過“保姆”去溝通??梢园研茇埨斫鉃閶雰?,要嬰兒聽話是幾乎不可能的,只有希望他們不要那么淘氣,短短幾秒才可以抓拍到一些鏡頭。

比如一只熊貓,大概要拍十幾二十個鏡頭,加起來要拍幾百個鏡頭,選它的造型、動作、方向還有表情,然后組合成一個“?!弊?。

央視春晚公益廣告《新春·新愿》截圖。(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看過太多類型的廣告,做創意時會反而有許多顧慮嗎?

莫康孫:肯定會有,因為有聯想。

每個人的想象力是很難停止的,好的、壞的記憶都會影響你。有時候能記得住的不一定是好的,反而不好的東西一直影響你。你會想,是不是這樣的廣告才受歡迎?

南方周末:每當有熱?;驘衢T形式出現,許多廣告人會爭相“追熱點”。你在潮流之下跟過風嗎?

莫康孫:首先要定義抄襲的概念,使用別人創意成果的行為肯定是抄襲。比如B站帶火了“后浪”這個詞,央視帶火了“舌尖上的中國”的主題。之后如果有其它的廣告大標題提到 “后浪”或是“舌尖上的……”,法律上很難采取行動控告所謂“原創”一說,但是行業里面的人都會感覺這是“抄襲”。所以,做創意必須避免用別人的東西,瓜田李下嘛。

但是有一種叫借用趣味的創意技巧。譬如說,廣告里面重演一些經典電影片段鏡頭畫面,大概三十年前某法國名牌白蘭地的廣告重現《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場景,當年獲得很多廣告創意獎項。如果它是抄襲,大家也覺得高明,能借用電影橋段做出這樣的轉變。這是抄與不抄,借與不借,很難一概而論。

我們沒有完完整整地用某一個熱點去成就創意,但有時候會有“借用趣味”的想法。

之前與利郎合作,廣告出發點是疫情過后回顧年輕創業者在逆境奮斗的各種不容易,韓寒是這個品牌的代言人。因為他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我們不希望寫文案讓他來說講,所以去翻閱韓寒之前發表過的文章,結果找到他寫過的一篇文章《這里會長出一朵花》。有了這個主題,我們就開始發揮創意的內容。我們也找到旅行團樂隊,他們愿意為這個主題寫一首積極向上的歌。最后說我們歷經生存的不易,過了這個疫情,還是能夠在這里長出一朵花。

這是簡單“借用趣味”創意技巧的方式,但不是蹭熱點。

利郎廣告《這里會長出一朵花》宣傳海報。(受訪者供圖/圖)

技術,改變了什么?

南方周末:廣告行業的生產工具,是怎么從膠片相機轉為數碼相機的?

莫康孫:我進入廣告行業的時候,膠卷包括平面拍攝用膠卷、影視制作用膠卷,演變到目前所謂數字化的攝影攝像,中間有一個非常長的時間。

在影視方面,首先影響到膠卷的是錄像帶、磁帶。我入行是1974年,當時所謂的影視廣告如果要拍比較好的場景,要細膩的攝影感、電影感肯定用膠卷。有了錄像帶,每天可以滿足十幾個小時的錄制、錄播,一下子從新聞報道、欄目制作到很多低成本的廣告,都用錄像帶或者錄影技術做。

當時兩者沒有可比性,因為品質區別非常明顯。后來錄像技術越來越進步,它也要求品質,所以進入數字化年代之前錄像技術已經非常不錯了,有時候讓人看不出是用膠卷拍的還是錄像帶拍的。

但是數字化來得很快,我印象是1990年代,它是分階段發展。比如我最早接觸數字化的科技不是拍攝,而是剪輯。我們拍膠片,把膠片變成數字檔案,從膠轉磁到膠轉數字。大概過了十多年,應該是2000年之后,各門各類非常專業的數字化攝像機出來了,包括能夠配合攝像機打光的系統、后期制作也在改變。大概到2006年,我感覺到這個行業已經幾乎90%都是數字化了。

這些數字化或科技的演變,沒有影響到我們創意的想法,某種程度上反而方便了我們拍攝與制作?,F在廣告更精良、花費時間更短、拍攝更方便,成本也會降低。

南方周末:你對膠卷會有一種情懷嗎?

莫康孫:不是情懷。我對膠卷有情感,但對錄像帶沒有多少好感。

就我個人,我是2004年才把單反從膠卷變為數字。說膠卷,一般人會想到曬照片。事實上,我年輕的時候有二三十年拍的是正片,不是負片。正片是蠻可惜的,甭管我們已經保存得很好,盡量注意它的溫度、濕度,也不能防止它顏色的退化。

現在看到七八十年代拍的很多東西,當時看要用幻燈機投放,甚至要印刷出來,那種感覺現在是不可能還原的。

南方周末:現今視頻廣告需要的準備工作,和二三十年前相比有什么變化?

莫康孫:一個視頻廣告的腳本,從思考到把想法寫下來,這個過程和之前沒什么大區別。

現在通過互聯網,你都看不完那么多有關的東西,好的參考、壞的參考。好的就這樣做,壞的不要這樣做,哪個調性符合你,甚至很多競品的廣告都會提醒你,“還好我沒有提這樣的創意,別人已經做出來了?!?/span>

以前那個年代沒有這個機會,有機會也沒這個時間。我還記得30年前,很多時候要跟總部問,“我們要準備什么?有什么好的東西?”有一個像圖書館這樣的數據中心,它會按照你的需求把東西寄過來,這個時間很長,而且它給你的參考還是有限度。

今天不一樣,互聯網一天可以找到幾百個、上千個你要的東西,能夠加速你做調研。在時間掌控、便捷性、準確性方面,可以讓人獲得很多的方便。

中國廣告創意是什么水平?

南方周末:什么是中國特色的廣告?什么是適合中國人看的廣告?

莫康孫:這個問題從國際來看,跟在國內看會有兩個不同的答案。

在國內,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所有廣告都是中國的廣告、跟中國相關的廣告。我們有時候不應該把一些文化的界限、風格太過關注,把它變成一種障礙,因為不同品牌、不同內容有不同的需求。不管現在這個廣告是很“國潮”,或許是很現代,它本身都是希望創造一種形象讓人產生同理心而已。

比如對于東方人、中國人來說,筷子是每一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從來沒人用它做創意。直到2014年麥肯做了《筷子篇》,強調每一個鏡頭都必須出現筷子,這個創意才成立,否則只是看到大家在吃飯而已。

現在我們有文化自信,會讓“國潮”有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如果是十多年前,我們會覺得太土了。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改變,我們的眼光、我們的品位都會產生變化。

央視春晚公益廣告《筷子篇》截圖。(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中國本土廣告的水平在世界處于什么位置?

莫康孫:在過去的20年,海外越來越多人看到中國廣告,甚至在一些海外的創意比賽里中國廣告獲獎也不是新鮮的事情。

本土廣告獲得肯定之后,慢慢會形成一股中國的主流。這相當于很多年前印度、泰國、日本——這三個地區的廣告文化是在亞洲有代表性的,讓人一看就覺得它是印度廣告、泰國廣告或是日本廣告。目前已經有一些作品,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大陸的作品。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作品來穩穩地占據一個位置。

目前我最擔心的是手機、互聯網這兩個平臺,成就了很多所謂的一次性創意,而忽略了一些好好做視頻內容、平面畫面的創作者。

南方周末:在國際范圍內受到認可的廣告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莫康孫:我看到很多獲獎的作品,尤其是獲大獎的作品,里面都有社會責任的考慮。它們不是公益廣告,都是品牌的形象廣告,但里面有行為主張的呼吁,讓你感到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生活,或是追求一個美好的愿景。這個非常重要。

因為獎項很多,有一些就是追求畫面、技術的震撼感,但是大獎會讓你有一些思考。很多年前有一個廣告叫“無畏的女孩”(Fearless Girl),是華爾街的一個雕像。這個雕塑是一個小女孩叉著手面對華爾街證券交易中心的銅牛,它是給一個投資管理公司做的形象,里面有個含義是為美國女性去爭取公平的對待。

它只是一個雕像,沒有文案,什么都沒有。但它是一個宣傳的行為,透過公共的傳播把它的想法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甚至不用花媒體的錢,全世界都在報道。這是不像廣告的廣告,但是它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南方周末:目前國內大學生的創意水平,和廣告業界差距大嗎?

莫康孫:差距越來越近,但也要分不同的方面。

我做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評委,看很多本科生的策劃案,他們能理解市場營銷跟廣告創意之間的關聯性。一群學生分工提出一些廣告、傳播的提案,可以非常有市場營銷導向,所以今天很多參與的品牌方都很愿意獲獎的團隊進入他們企業工作。

如果單獨看平面作品、影視作品或廣播作品,由于學生的資源、成本都非常有限,許多形式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實現,大部分都是用插畫,甚至借用圖庫里的形象來組成。但這不影響他們將來工作,等他們要面對現實的時候,這個轉變是很快的。

南方周末:創意在現在的廣告行業里是什么地位?

莫康孫:創意已經變成一個泛泛之詞。絕大部分人講創意,不代表他們有對創意的要求,而是代表這個廣告好不好看、內容怎么樣,已經太泛了。如果聊天談話中問,這個廣告里面有沒有原創的東西?我覺得才有創意的含義。

廣告創意還是永遠離不開ROI三元素,R是關聯性(Relevance),O是原創性(Originality),I是震撼性(Impact)。這句話雖然已經說了60年,但是要做到是一件完全不容易的事情。

——“品牌風向標”欄目將定期更新,為你盤點近期的熱點營銷案例和品牌打法。如有品牌案例推薦,請發送到郵箱nfzmbrand@126.com。


關于南方周末品牌峰會

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會于每年12月舉辦。

品牌峰會致力于挖掘企業品牌價值,著眼時代之先,集合各界菁英人士,立足品牌營銷領域前沿,聚焦年度全新趨勢、典型現象及優秀案例,探索在劇變的傳播格局中,企業品牌創新及可持續開拓的實踐之路。

同時,品牌峰會面向全行業,甄選年度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及案例實踐,從媒體的角度給予中國品牌發展應用性的啟發和洞察,鼓勵積極向上的創新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

2022年,第七屆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會計劃于12月9日舉辦,各大年度獎項將在活動現場頒發,現獲獎候選名單已公布,掃碼便可先睹為快——

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專題網站:http://www.zprce.cn/contents/153696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