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后假日》:親情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新冠病毒的來襲,對近兩年的藝術電影創作有著顯著影響:在外出和旅行相對受限的情形下,許多影人開始將格局收緊,把視線轉向內心回憶與私密關系,挖掘與親密之人共處時瑣碎卻微妙的情感細節。
從這個意義上,今年于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驚艷世界的英國作品《曬后假日》,會讓我想起去年取得良好口碑的法國電影《小媽媽》:同樣由女性導演操刀;同樣呈現了一場子女對父母設身處地共情的隔空對話。只不過與《小媽媽》的輕盈相比,《曬后假日》的基調更憂傷和沉郁,也有著更多自我審視:前者中的母親像精靈,后者中的父親卻像幽靈,他的陰影縈繞女兒整個人生,但這也讓女兒試圖理解他的渴望,變得更加動人。
小清新表象,懸疑片味道
如果只“以貌取人”,《曬后假日》很像個清新可人的父女度假故事。夏日的節慶氣氛,土耳其的異域風情,永遠充沛的午后陽光,溫柔體貼的父親和善于觀察的早慧女兒……一切看上去都如此完美,一切都被籠罩在35毫米膠片營造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