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單風波中的歌爾股份
繼歐菲光之后,蘋果供應鏈危機降臨在另一龍頭歌爾股份(002241.SZ)身上。
11月8日晚間,公司公告稱,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目前與該客戶的其他產品項目合作仍在正常開展。歌爾股份預計,本次業務變動預計影響2022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2%。
受消息影響,11月9日,歌爾股份在競價環節即跌停,報20.72元,總市值708.7億元,截至收盤,290萬多手封單牢牢封在跌停板上。
一時間,市場傳聞四起。而一則消息在投資圈流傳甚廣,該消息稱,歌爾股份之所以被砍單,主要原因是產品良率不佳,甚至因良率造假而面臨巨額罰款,相關訂單則轉至立訊精密。
對于上述傳聞,11月9日,歌爾股份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踢出果鏈’等傳言是謠傳,公司只是應需求暫??蛻粢豢町a品,其余的項目都在正常合作。包括罰款多少億的傳聞,都是不實信息,公司還在評估具體損失,會及時公告?!?/p>
但對于市場來說,還有很多問題待解答,包括被砍單的真實原因、目前產線情況、對公司長期影響等。
砍單原因
歌爾股份本次公告的核心信息是,境外某大客戶暫停歌爾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的生產,涉及營業收入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
作為蘋果Airpods的知名聲學器件代工商,其所指的境外大客戶指向蘋果。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猜測稱,歌爾暫停生產的智能聲學整機產品可能是Apple的AirPods Pro2,且歌爾股份暫停生產較可能是因為生產問題,而非需求問題。
對此,一位熟悉電子行業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歌爾股份這次丟掉的蘋果耳機訂單,主要原因是在規定的時間里良率上不去。對蘋果來說,如果良率上不去,一是對蘋果成本有影響,二是后續沒有辦法配合降價,這對蘋果來說是一種損失?!?/p>
對于歌爾股份而言,Apple的AirPods 業務是其核心產品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歌爾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其中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最主要產品就是TWS智能無線耳機。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該業務營收為123.4億元,占比28.3%;而其前三季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營收為198.9億元,占公司前三季度總營收741.5億元的約26.8%。
雖然財報中并未列明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構成,但其主要為蘋果代工Airpods產品。
事實上,自歌爾股份介入AirPods代工業務,該業務就成為左右其業績的重要因素。
公開資料顯示,歌爾股份自2018年切入蘋果AirPods代工業務;2019年7月,歌爾股份在越南的工廠開始生產第二代AirPods。受益于AirPods的放量,歌爾股份TWS耳機業務在2019年實現業績爆發,使得包括TWS耳機在內的智能聲學整機業務一舉超越精密零件組件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并成為公司最大的業績增長點。
到了2020年下半年,因AirPods出貨量增速放緩,歌爾股份就遭遇過成長性危機,彼時,公司存貨超過百億,一度引發市場擔憂存貨積壓和TWS產能利用率下滑等問題。
而到了2021年,AirPods出貨量放緩已成市場共識。
單是AirPods出貨量放緩的趨勢,就曾使市場對歌爾成長性產生過極大擔憂。而此次Airpods業務被砍單,更放大了市場的憂慮。
成長性影響
市場的進一步擔憂在于,此次Airpods業務被砍單會否產生連鎖反映,即歌爾股份的其他蘋果業務也會一并受到影響?
對此,歌爾股份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稱,“‘公司只是應需求暫??蛻粢豢町a品,其余的項目都在正常合作。包括罰款多少億的傳聞,都是不實信息?!?/p>
對于此番Airpods業務被砍單的后續影響,歌爾股份表示仍在評估之中。
“目前并不清楚,歌爾股份何時恢復生產AirPods Pro2與此事件的影響會否擴及歌爾股份的明年Apple訂單或其他Apple產品訂單?!惫麇Z也表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除了AirPods代工業務,作為聲學龍頭,歌爾股份還為蘋果手機供應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電子聲學產品。
中信證券研報也指出,歌爾股份覆蓋大客戶的產品線有手機、手表、耳機、音箱等,預計目前大客戶收入占比約40%。除了暫停生產的智能耳機新品整機,其余款耳機整機、音箱整機以及零部件產品仍然在正常供應。
除了直接的訂單損失,后續的資產減值、供應關系穩定性等更讓市場擔憂。
據中信證券預計,本次業務變動影響歌爾股份2022年度營業收入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預計對應影響利潤約2億元,但是后續產能利用率下降導致的計提減值等影響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訂單轉移
盡管具體損失仍需進一步評估,但Airpods業務被砍單的即時影響已經發生:那就是訂單轉移和員工流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上,歌爾濰坊工廠裁員的相關短視頻在流傳。多條視頻顯示,自本周一開始,歌爾濰坊工廠大批員工辦理離職手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山東當地負責招聘的一位第三方人力中介處了解到,本周,歌爾股份位于山東省濰坊市電聲園內,大量員工辦理離職,主要以小時工為主,該園區便主要負責藍牙耳機的生產?!斑@兩天在歌爾電聲園的各個門口、公交車站點都聚集著拖著行李箱的人,主要是因為公司沒有訂單,大量小時工離職了?!?/p>
11月9日,歌爾電聲園的一位小時工對記者透露,其已離職準備回老家?!八奚峁?個人,除了一個在研發產線的姐妹留下,其他7個人都離職了。就是蘋果取消訂單,沒有活干了?!逼浞Q,“是U01項目整體被砍掉,該項目涉及員工數量大概有3萬人?!?/p>
不過,至截稿時止,目前有關離職員工數量還未有確切數據,歌爾股份也未對此給出回應。
記者了解到,在工廠門口,也有工作人員負責對接離職員工下一步安置。由于業務相近,其他果鏈龍頭成為眾多離職員工的選擇。
“可以直接去泰州藍思或者嘉善立訊,大巴車在一車車往外拉人?!鼻笆鲋薪檎f。但由于已近年底,有不少臨時工準備直接回老家。
立訊或受益
有消息稱,為填補生產缺口,立訊精密已擴產并取得所有AirPods Pro2訂單,成為AirPods Pro2獨家組裝廠商。
11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致電立訊精密證券部求證,但電話無人接聽。截至截稿止,立訊精密就此事也未予置評。
不過,目前,有多方人士透露這部分訂單大概率由立訊承接。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也向記者指出,“最有可能是立訊。目前TWS生產已經比較成熟,Airpods依舊是王者,但整體增長趨勢已經比較小,蘋果的要求又比較苛刻,對其他公司來說,接手這部分訂單沒有那么大的誘惑力?!?/p>
招商電子團隊則指出,“立訊從去年Q3 Airpods 3 的NPI和交付中表現更佳,從而帶來了耳機份額在22年的再平衡,我們前期即已分析立訊今年總體耳機份額從去年53%到今年整體超過60%,公司在Airpods Pro2代較早就確立了更多產線準備和份額?!?/p>
“結合歌爾公告停產耳機還將影響年內33億產值,從當前兩家格局中,短期階段性這部分訂單需要立訊來承接(產能冗余度足夠),而中長期不排除大客戶希望再引入一家,但以當前耳機市場容量和行業產能來看,新入者進來需要下很大的決心?!痹搱F隊指出。
不過,招商電子團隊認為,接手歌爾的訂單對于立訊的影響或沒有想象中大?!岸鷻C業務當前在立訊的營收和利潤占比已較為有限,因而此次行業格局變化對立訊今年乃至明年的邊際貢獻不大,也無需過度強化?!?/p>
而對于立訊和歌爾在果鏈中的地位,一位果鏈行業人士表示,“歌爾工藝開發能力是比較高的。它和立訊的不同在于,歌爾更在意NPI的能力,包括模具、注塑、沖壓、聲學等能力,強調工藝設計上的自主開發。立訊的優勢則在整合、制造。而做NPI意味著早期會和蘋果共同去開發設計,這些都是沒有回報的初期投入,作為回報,一般做NPI環節的公司最后都會拿到比較大的訂單份額?!?/p>
三機構拋售1億元
但對于投資界而言,此次歌爾股份砍單事件為本已脆弱的果鏈估值又添上一錘。
受蘋果砍單消息影響,11月9日,歌爾股份開盤一字跌停,截至收盤,仍有290萬多手封單牢牢封在跌停板上。
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正在大量拋售。當日賣出前五位中有三個機構席位,分別賣出3954.65萬元、3829.56萬元、2341.36萬元,共計逾1億元,其余兩個賣出席位分別是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銀河證券嘉興環城南路證券營業部。
“ETF基金不會主動調倉。這個事現在不太明朗,還要繼續觀望。但看今天市場表現,大家還是比較悲觀的?!?1月9日盤后,一位持有歌爾股份的被動指數基金基金經理表示。
事實上,在歌爾股份砍單事件之前,自歐菲光被剔除“果鏈”之后,蘋果供應商的穩定性就一直為投資界擔憂。尤其是蘋果公司在供貨關系中存在較高的議價能力,一眾供應商頗為被動。
從三季度末歌爾股份的機構持倉情況來看,持有歌爾股份股票的共有146家機構,占流通股比例為35.29%,比上期減少8.45個百分點,機構持股數量減少2.53億股至10.62億股。
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今年三季度末,全國社?;鹨涣闳M合、全國社?;鹆阋唤M合持倉分別減少40萬股、449萬股,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型證券投資資金也減少了92萬股。而易方達該只基金也是持有歌爾股份最多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其持有2518.55萬股,持倉市值達6.67億元。
從持倉數量來看,由于股價不振,今年以來機構整體對歌爾股份持續進行了減倉。
截至一季度末,wind數據顯示,基金持倉數量環比減少了約1.55億股;二季度末,基金的持倉數量環比再減少約9922萬股;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股數又減少了約3609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