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重拳治亂四個月,信用卡整改雷聲大雨點???
規范催收是最為普遍的整改行動,但仍有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兩家國有銀行,以及民生銀行、上海銀行等4家股份銀行、地方銀行尚未進行公示。
對于一般客戶來說,一家銀行持有一張信用卡就足夠了。即便面對不同場景,信用卡附帶不同優惠和用途,比如跨境支付,也不會超過個位數,多出來的信用卡,多是銀行任務沖動。
“在信用卡業務完成整體優化之后,需要進一步探討的是,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各家銀行如何形成信用卡業務的獨特競爭優勢?!痹鴦傉f道。
責任編輯:豐雨
銀行給大學生開卡需要前置條件嗎?開卡數量依然是業務員的主要考核指標?暴力催收是否還存在?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信用卡管理新規落地至今4個月,監管部門劍指上述種種信用卡亂象是否已經消失?
2022年7月至11月,南方周末記者先后三次通過查詢20家商業銀行(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官網、咨詢銀行客服、查詢招聘平臺信用卡招聘廣告、應聘信用卡業務員、以大學生身份和短暫失業人員申請辦卡等各種方法調查發現,面對信用卡史上最嚴新規,各銀行確有動作,比如普遍公示外包催收公司、準備著手清理睡眠卡、管控資金用途、對單個客戶持卡量設定上限。
但對于催生信用卡各種亂象的根源——以發卡數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一項,調查中多家銀行似乎并無根本性變革。即便對單個客戶持卡量設定上限,上限數字也相對較高。而信用卡新規特別強調,銀行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
在新規給予的兩年整改過渡期內,銀行自查自糾雷聲大雨點???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專業人士認為,多發卡沖動的背后依然是任務壓力。
仍有大行未公開催收機構
信用卡業務一直是各銀行的重點戰略板塊。各銀行信用卡中心多是事業部制管理,事權較大。2022年9月19日,央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量達到8.07億張。
一直以來,信用卡業務在粗放型的跑馬圈地過程中催生了各種亂象:過度推銷、不合理開卡、暴力催收、睡眠卡量驚人……2022年9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二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并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9687件,占投訴總量的48.6%。其中,交通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第一。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位。
信用卡亂象的惡果之一是不良率攀升。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22年半年報發現,12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