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嘉寧筆下的“時代沖浪者”
那個時候沒有那么多的焦慮,當時大家覺得,即便現在稍微浪費了一點點的時間,好像也沒有什么關系。
當一個“青年作家”步入中年,她為何仍在頻繁書寫與審視自己的青年時代?
責任編輯:李慕琰
80后作家周嘉寧,一直著力于書寫21世紀最初十年的青春故事。
過了2022年2月,80后作家周嘉寧已經40周歲了。按照《收獲》雜志“45周歲以下”的劃定標準,她作為“青年作家”的時限僅剩不到五年。
人生快要走到一半,但周嘉寧大多數時候的寫作并未偏離一個時區太遠——她堅持寫新世紀初的十年。在那個遙遠的時區,音樂電臺主播、香港流行音樂歌手、上海外貿市場里的小攤販……她安排這些人物在這十年里次第登場,和某種固有的秩序較勁,維持著一種已然消逝掉的青年理想。
“我和朋友們曾置身于1990年代的熱帶風暴。我用自行車帶著朋友,筆直沖進水泊,奮力踩著踏板。而后,我們共同來到了干燥的下世紀?!?022年8月,她的中篇小說集《浪的景觀》出版后,有讀者驚訝,原來周嘉寧還在寫,“她的青春期真的仿佛永不結束”。
周嘉寧從小在上海長大,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后入讀復旦大學。2007年碩士畢業后,在《鯉》雜志負責編輯。她擁有一份平穩的人生履歷,見證了1990年代西方流行文化的涌入,目睹新世紀初遍布上海的拆倒與重建,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尾聲,感嘆城市秩序由混沌走向了“確鑿”的“堅固”。
和很多年少即被市場選中,早期投入青春敘事的年輕作家一樣,瓶頸期在周嘉寧三十歲左右到來,她的寫作速度開始變得緩慢,開始拒絕將一些早期的出版物納入代表作名單?!翱赡?013年、2014年之后對我來說才是寫作的開始,盡管那個開始也依然是一個很幼稚的、比較糟糕的開始?!敝芗螌幍恼Z調里,保持著年輕人特有的誠摯。
你很難在周嘉寧的作品里看到更底層的人,這些年她只描摹過往的文藝青年肖像,在新的作品里,他們變成了“時代的沖浪者”?!澳阋娺^那些在海里沖浪的人嗎,在明晃晃的水里長時間地等待一個完美的浪,等浪來的時候,奮力跳上板子,在浪尖上劃出一道又長又美的白色弧線?!彼凇独说木坝^》中寫道。
當一個“青年作家”步入中年,她為何仍在頻繁書寫與審視自己的青年時代?以下是周嘉寧的自述:
很多事物從無到有,涌入了我們的生活
我這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