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致妝容到“錯過成人禮”:聚焦公眾需要的信息是發言人的修養丨快評
正如“好的裁判應當隱形”“好的翻譯應該消滅自己”一樣,優秀的新聞發言人需要以出色的工作引導公眾關注真正需要關注的信息。如果新聞發布會的目的順利達成,新聞發言人成功履行了職責,公眾也會潛移默化地記住新聞發言人,這個時候新聞發言人本人贏得的關注度,與新聞發布會本身就有相得益彰的好處。反之,如若公眾一開始就被新聞發言人的“場外信息”吸引,那么“喧賓奪主”就意味著新聞發布會與新聞發言人的雙雙失敗。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呼和浩特與鄭州兩名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言行,引發了公眾的普遍關注。
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李少莉因出席發布會時的精致妝容與奢侈品飾物招來熱議,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區書記劉紅英則以“錯過女兒成人禮”的煽情發言備受輿論批評。
盡管兩者情況有所區別,但無疑這兩場發布會開下的結果,都是讓焦點偏離了新聞發布會的主線——公眾關注的已經不是她們本來要發布的內容,而是她們在現場以肢體或是語言表達的“場外信息”。無論在場內還是場外,發言人自身引發的公眾情緒,遠遠蓋過了她們要發布的關鍵信息。
誠然,這些“場外信息”是否值得批評,或者是否應予掌聲,都還有討論與闡釋的空間,然而就兩場發布會本身而言,召開的效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